?”陶华宁很明显有些想不通。
苏青宁点头,表示这是真的,还引导陶华宁分析了,一旦西疆乱起来,得力守将卢将军远在北疆,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万一要是突破河宁平原的银宁城,那么就极有可能打进顺天府。
陶华宁摇头:“顺天府外有四万近卫军。他们全都曾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骁勇善战之人,有他们在,恐怕没有人谁人能够轻易打到京城来。”
而且宫里还有禁军八千,巡防营五千,陶华宁首先并不觉得吐番人能有那个能耐突破西疆防线,轻易打到顺天府外。
就算退一万步讲,他们侥幸打进来了,也是拉长了战线,对于吐番一个小国家而言,孤军深入并非好事。
所以陶华宁并不觉得他们会蠢到轻易打进来。
数百年来,南诏,西吐番,北狄,东岭再加位居正中,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的大梁就是五个国家一直相对而立,谁也没有一举消灭谁的本事,故而这么多年来,虽然五者之间多多少少会发生各种混战,但其实从没有发生谁一家独大,把其他四家吞并的事情。
以前做不到,现在更是不可能。
所以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谁都不会纵容军队往对方腹地,尤其是进攻国都。
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挑起两国之间真正的仇恨。
“总之,我言尽于此,宁哥儿要是听得进去便听一言,要是听不进去便也罢了。”苏青宁也是大概了解过五国之间的关系的,对陶华宁所说的其中道理也能想得通。
但她更相信书里所写,毕竟凡事都有例外。
苏青宁的坚持让陶华宁不由得开始怀疑起自己来。
与她相交这么多年,苏青宁的为人他很清楚,她若是没有把握,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如今她既然这样说,并且在他的否定之下依然这样说,那就说明这事儿有七八成是真的。
其实认真说起来,先不管这事真假他们就算先做些准备也无所谓,左右没有什么妨碍。
“只是不知道我需要做些什么?”陶华宁认真地看着苏青宁。
苏青宁微惊,她意识到陶华宁虽然试图说服她,但依然还是决定尊重她的判断。
她立刻高兴地道:“如果他们要围城的话,咱们必要的粮食储备是肯定要的,还是药品。”
一旦战事发生,那么伤亡在所难免,所以要准备药村给他们疗伤。
陶华宁想想这两样东西就算不是在战事之时也是必要的,故而一口答应下来。
还主动提出苏青宁现在不方便准备这些,他会为她准备一部分。
“不,你准备你的,我准备我的,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准备最多的物资。”
苏青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