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道:“好了,我会向组委会申请,这次我们书法组就只取这一幅作品。到时候,我倒是要好好的考较一下这个叫做刘猛的年轻人,看他是不是真有写出这幅作品的实力!”
听到这话,其他评委不由面面相觑——只取一人?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没有人敢反驳张行之,因为和张行之前面说的不取一人相比,只取一人,他们也勉强能够交差了。现在,就看组委会那边怎么说。
几天之后,全国青年书画大赛的书法组、国画组、书画组前十名都选出来了。当然,书法组因为有张行之在,只取了一幅作品。
此时,大赛组委会的3位委员正在为这件事头疼。
其中一位委员翻看着国画组和书画综合组的前十名,忽然眼中露出讶然之色,道:“你们看这国画组和书画组前十名的名单。”
其他两位委员闻声立即过来观看,扫了一遍,顿时眼睛都定在了某个名字上。
“看来这届大赛要出现一个大才子呀。”一位评委道。
“我们大赛就需要这样光彩夺目的大才子,也只有这样的大才子,才能扩大我们这次大赛的影响。依我看,不如就依了张老的建议,借此将这人立为一个典型。”另一位评委道。
“我让你们看,就是也有这个想法。”最后一位评委笑道。
......
转眼间就到了4月25日,全国青年书画大赛的结果公布了。
作为一个举办多年的全国性书画大赛,青年书画大赛的奖项含金量十分的高,基本上,每年都可以造出一批出名的书画爱好者,甚至将来的书画大师。
虽然参赛资格受到限制,但仍旧有不少的书画爱好者想方设法的求得了推荐,参加了这次大赛。精心创作之后,等待的就是这一天——只要能够进入小组前十名,就能一举扬名!
三个小组之中,以书法组的参赛人数最多。然而,在这一天许多有相当把握进入前十名的参赛者,都没有收到组委会发来的短信通知。
好在大赛有个名为“中华书画”的官网,于是这些落榜者就上网查看,进入前十名的作品到底有哪些,是否真的比自己的作品质量好。
朱苪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朱苪是瓯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同时又是学校的校花,不过她平时没什么其他爱好,就是喜欢传统的文艺,比如书法、国画等等,所擅长的就是书法,并且拜在瓯州一位书法大师冯载的门下。
她的书法作品就是由冯载推荐过去的,当时冯载就说,她的作品至少进入这次书法组的前五名。
因为之前冯载当过好几任书法组评委,预测应该是很准确的,所以直到25号之前,朱苪都非常自信能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