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浔笑道:“西厢房分给你放置东西。”又问,“那猫和小狗呢?”
柳之南悻悻的,“娘亲不让我带,说你喜欢清静,带来了岂不是鸡飞狗跳。我想想也是,每日还要抄写经文、女则什么的,回去之后,祖母要替祖父考我呢。还有,祖父要我跟着你做绣活、下厨。唉,他可真是能要了我的小命,我不喜什么,他就要我做什么,我这也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叶浔忍不住笑出声,“你喜欢漂亮衣服,又贪吃,学学不是正好?再有,你得了闲也教教我算账的诀窍。”
“嗯,说起来,我也有比你强的地方。”柳之南老大宽慰地拍拍心口,“不容易啊。”
叶浔哈哈地笑。
之后的日子,叶浔早间拉着柳之南和叶沛去后花园,走个来回或修剪花树,要么就踢毽子跳百索,一半个时辰不闲着就是了。上午,柳之南指点叶浔算账,随后两人一起下厨,叶沛则听女先生讲课;下午,三个人一起做针线、下棋消磨时间。
后花园里两个容易混进闲杂人等的地方,叶浔和兄嫂说了,两人立刻换了人手。叶浔完全放松下来,日子前所未有的安逸平宁。
燕王妃来过两趟。第一次,和叶夫人、江宜室寒暄了一阵子,就拉着叶浔询问药膳怎样能做得可口些,叶浔索性让她改日吩咐王府的药膳师傅过来一趟——横竖燕王妃也不下厨房,说了她也不见得能记住。过了两天,燕王妃亲自带着府里的药膳师傅过来了,叶浔讲述心得时,她一直坐在一旁耐心聆听,离开前笑盈盈地道:“等你嫁到长兴侯府,我们再时常聚聚。”
叶浔点头称是。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裴家下聘,两家的媒人去官府立了婚书。随后,你来我往地商议几次——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该做的场面功夫总要做足。末了,婚期定在八月十八。
就此,裴家、叶家结亲的事京城皆知,再不会有变数。
叶家开始正经着手准备嫁妆。照习俗,裴家的聘金是一万两,叶家要准备价值两万两的陪嫁。但是叶浔情形特殊,陪嫁要超出数倍——
景国公大手一挥,给了叶浔两所地段很好的宅子、两个庄子,叶夫人则从自己的小库房里精挑细选了两箱子金银首饰、名贵器皿。单只这些,已价值三四万两。之所以如此,疼爱是一回事,柳家那边也是原因之一。
下聘第二日,柳府就派来了两名账房先生,将柳氏陪嫁这些年来的账册、全部收入,在明面上交给叶浔。
柳氏当年陪嫁的田产、铺子都在京城,她去世之后,由柳夫人亲自打理。那两间铺子最初每年收入二三百两,此后逐年增加,近几年每年收入两千两左右;田庄每年能有几百两进项。
除此之外,柳阁老还单独给了叶浔一箱子文房四宝,风雅之物,比黄金珠宝还珍贵。
七七八八加起来,叶浔还未嫁,身价便能让不少贵妇眼红。
叶沛从来知道长姐与自己完全是两回事,听说后只是由衷地为叶浔高兴。女子出嫁之后,嫁妆越多,在婆家腰杆就越直——虽然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