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示意她矜持些。
谢宝然才又正襟危坐起来。
文帝果然赞同:“皇后也正好说到朕心里去了,孟老爷子前几日还在书信里同朕提到过云卿的事,皇后的意思是?”
周皇后笑了笑:“苍月向来不乏青年才俊,殿中比比皆是,陛下意下如何?”
帝后一唱一和,殿中的老臣们就应声附和。
说魏国公家公子的有,说徐都统家的公子的有,总归,都是大好年华的世家贵胄,说出来的也都衬得起宣平侯府的地位。
容觐却不急,赐婚的事情向来如此,若非主位上的人点破,旁人都要绕着说上几轮,显得这桩婚事时经过了探讨,并非早前便想好的,以彰显郑重其事。
等到兰贵妃也开口,附和徐添时,容觐才顺势起身。
当殿中有第二个人说同样的名字,再往后的人不明所以,便容易往同一人上附和,容觐这个时候就需出声将舆论引导回来。于是:“父皇,母后,儿臣有一建议。”
容觐说得沉稳有力,似是深思熟虑过。
东宫这端开口,殿中便又静了下来。
容觐拱手道:“儿臣倒是觉得,宣平侯最为合适。”
其实孟云卿回京后的不几日,坊间传闻便传得沸沸扬扬,说孟老爷子是中意自己的孙女同外孙的,所以容觐这番提议,殿中并无多少人意外。
都晓东宫太子与宣平侯府走得近,有些话,也无非是宣平侯府借太子的口说出罢了。
容觐所言也无非是,孟云卿是孟老爷子的孙女,段旻轩孟老爷子的外孙,要论登对,这殿中
朝中都知晓段旻轩是外孙承袭的宣平侯府侯位,其中不乏不妥之处。但若是段旻轩取了孟云卿,那所谓的不妥之处就通通得以弥补。
段旻轩的侯位,承袭得也就名正言顺了。
这样的理由不需要点破,殿中都精明如厮。
所以容觐一翻冠冕堂皇的说辞,谁都知晓了孟老爷子的意思——自己外孙和孙女的婚事,是宣平侯府的家事。
旁人哪里还会有异议?
说太子考虑周祥的有,说郎才女貌的有……总之,殿中皆为附议之声,兰贵妃也只看了徐添一眼,不再说话。
文帝和周皇后便也顺水推舟。
等行至中门,同将军夫人和谢宝然分别,然后坐上来时的马车,孟云卿都觉几分恍惚。
她和段旻轩的婚事,就这么众目睽睽在正殿上定下来了……得了文帝和周皇后赐婚,追加的圣旨还捏在段旻轩手中,看了又看,一直在笑。
孟云卿只觉好似有些不真实。
一纸婚书,她和他就是真正的夫妻了。
君无戏言,这张赐婚的圣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