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写手介溪先生(2 / 3)

了不少人八卦之心。

有人怀疑这小妾偷认,有人说估计被吃醋的当家大房迫害,一时众说纷纭。

不少人写信给京华小报让其继续调查。

“小顾,联系上那投稿的介溪先生了吗?让他这两天快点写稿,如果能快点探测到消息,放到头版,每篇文章加3文钱。”

张璁直接帮手小顾说道。

“先生,联系上了,介溪先生家住得远,有些偏,他说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接连三日的稿子今日都能写完,且他还写了一篇评论,说是送给我们的,希望他以后的稿子我们多采纳,给他点照顾。”

小顾说道。

“嗯,可以。”

张璁直接承诺。

“这位介溪先生文笔老辣,在我之上,且他擅于写这种带有悬念的消息,形成连载的模式,很多人喜欢看。大公子,我们这个月的小报又销售攀升,楠京那边已经有商人联系我们要同步印刻我们的小报,听说现在那里已经有不少盗版,但都是比较久远的旧闻。还有几个省府也在接洽。”

张璁兴奋地说道。

秦邵前两日也听王寅说了。

这个时代的同步,不比前世有网络,那才叫一个同步。

这里的同步也就是每日上京和楠京有来往的商船、马队以及驿站送信的官差帮忙带最新版的小报送到楠京那边,能第一时间印刷出版。

不管怎么样,这京华小报现在已经是走出上京,影响越来越大。

如今的上京,看京华小报几乎已经成为知识阶层的每周例行之事。

很多饭后的话题不少都是围绕京华小报的消息。

作为知识阶层,你不知道那些消息,很可能就会落伍,融不进圈子。

因为投稿、提供消息就能赚钱,比辛辛苦苦干体力活要赚得多。

不少普通靠体力生存的家庭,也开始看中孩子的上学问题。

科考虽然难,但是孩子能识字,那也许就能写稿子,说不定还能在书肆、报社弄个活计当当。

最不济也能当个报童,要知道每日买报的时候还要要喊重点吸引人的消息,不识字也是很吃亏的!

一时间上京的私塾生源旺盛,不少仅仅识字没有功名的老童生也开班收了些许子弟。

京华小报甚至成为一些课堂研读了解的教材。

“嗯,不错!印刷量如果大,也可以给他们优惠,我们做大做强才能会收到更多。对了!以后寻人之类的可以免费,特别是经济条件困难的!至于寻物,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看东西价值按比例收费。”

如今的京华小报有个板块专门寻人寻物,来登记信息的甚众,提前一周的名额都排满了。

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