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监官看看众人,想起万能无比、让自己钦佩不已的新皇,也跟着跪了下去。
大同红薯丰收,不,算是小丰收。
但这东西实在珍贵,种地的军户家属并不舍得吃,当然官府也专门派人称重各家红薯的产量,留下品质好的,以做来年育苗的种子。
这也是梁监官他们来的时候,上面下达的命令。
大同第一年种植番薯就是为了培育种子,而不是真正为了食用。
秦邵制定政策的时候,就知道这种扶贫工作的复杂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些地方贫困是有原因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像他生活的前世,一些地方太过于贫困,采取发放东西补助的政策。
发放的种子很快被那些人一顿就吃个干净!
发的幼猪崽,本意是让那些贫困之人喂养,长大好卖了赚钱,结果早上发的,晚上就被做成了烤猪,这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大同这边军户第一年种子的红薯,当地监管专门找户长称量各家的红薯种子统一储存,禁止食用。
至于品相比较差的小的,就留给军户自己。
有条件好些的军户将用了些小红薯洗净砍成小块熬粥吃,家里的孩子狼吞虎咽地抢着吃,大人看着孩子那馋食的样子,根本不舍得吃。
也有陆续几家食用,觉得这东西真是美味惊人,且当饥饿,当即就不舍得吃了。
还有些穷困人家,觉得这东西是好东西,自然不舍得吃,城中有富户高价求买,干脆卖出去换多些杂粮,家里人也可以吃个饱肚。
大同总兵和巡抚韩邦奇知道了这次伏击胜利之后,直接许诺,参与战斗的军户和兵士家庭直接免除一年的土地税。还对指挥的军官直接嘉尚!
听说皇帝也得知了消息,直接拨了赏银过来。
虽然不算很多,但对于早期经常欠赏的边关来说,那绝对是久旱甘露。
总之,这个冬天,对于大同的军民来说,虽然先前惊险,因为兵乱,不少人差点活不下去丢了性命,如今还能安居乐业的生活,过了一个虽然不算完全饱腹,但不用担心饿死、对未来满怀期望的寒冬。
当中,有一个刚落下白雪的日子,那些野蛮的蒙人估计冬季没了饱腹的食物,又跟以前一样带着一队骑兵叩关。
就在他们志得意满,以为可以轻易闯关,那些大明军士胆小如鼠后退的时候,那些人竟然跟虎狼一样冲上来,跟他们死拼,不少附近的民众甚至拿着种地的家伙也冲了出来,驱赶那些蒙人!
人多力量大,那些蒙人看着那些不要命的大明军士和家属们,随即有了怯意,秉承他们打过就冲,打不过就跑的一向作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