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十多页的叙述描写,到了最后,一条触目惊心的血痕铺在了最后一页的黄娟上,黄色的绢布上血水的痕迹依旧清晰可先,似乎在书写着这个血迹主人的在最后一刻的冤魂。
他看着奏折的落款,裴青云。
温熙玄将奏折放下,裴青云,当年是新晋的一个正五品的文官,才朝中深得几位元老的重视,当时还有很多人想要暗中拉拢,却都没有入得他的眼,突然有一团,他来太子府上说是来拜会温熙玄,可温熙玄那个时候正四处为了寻找能够传授自己武功的人而四处发愁,那个时候的他也年纪尚幼,不懂得朝中的那些尔虞我诈,自然就没放在心上。
可此人毫不气馁,几次深夜来访,温熙玄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特意的接待过几次,不过与那人在院子里说说书,谈谈诗词,再无别的交涉。
再之后,温熙玄出事,此人也来拜会过,温熙玄却因为自己身体染上蛊毒而没能见上一面,没过多久,朝中出事,很多官臣接二连三的失踪出事,更有几个多年的老官臣要告老还乡,可还没走出京都就无辜被杀。这样的事情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伴随着温熙玄的蛊毒渐渐的稳固,这样的事情也才渐渐的消失。跟着,朝中就全都成了温懿的人。
现在想起,温熙玄倘若当年多出一份心思,也会多久一个人,可现在……
看着的只有那张张无从查起的奏折,和上面更多的冤案诉求,被渐渐的尘封,历经十多年之久才到他的手上。
低头瞧了很久,再次抬头,才看到身边又被香丁堆放了很多奏折,他却没有急着翻看,问那边的一个老部下,“你可知当年朝中出事之后,很多官臣出事,可为何还是有很多奏折被送到了宫内?”
那老部下呆了一下,站起身,抹了一下脑袋上的汗珠子说,“殿下,当年我一直在宫内值守,对那里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二,但不知道我看到的是否就属实的。”
温熙玄点点头,“说就是,恕你无罪。”此人是宫内一直照顾温熙玄的护卫,后来温熙玄中毒,被温懿给分了院子放到了这里,他也就跟了来,不想一下子就过了十多年了。
他想了想,当年的事情也发展的实在太快,他那个时候才在宫内当差,见到的少,知道的也少,不过还是一五一十的说,“当年的确发生了很多官臣失踪被杀的事情,所以后来一个老臣就说皇上现在在宫内养身体,早朝就免了,大家有事可以由太监总管转成的挨家挨户的去取奏折,不过这样速度就慢了下来,所以有些时候,总管回去的时候带的奏折会很多,都是很多官臣们挤压下来的奏折,但是为何还在御书房里就不得而知了,而起当年皇帝还清醒着,说可以匿名上奏,所以很多人怕打击报复,暗中是不写名字的……”
这一下子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