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4 / 6)

业内做到顶尖的哪能是愚蠢的人?顶尖的运动员绝对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相反他们很聪明,只不过环境限制可能性格比较单纯罢了。

“没错,我想给你举一个20年前的例子,当时羽毛球世锦赛的男单决赛打满三局耗时1小时16分,球在空中运行时间为37分钟,球运行时间占比赛时间的比例为48%,这个数值我们称之为比赛强度。这一场羽毛球赛事……”

“这场羽毛球赛事一共是146个回合,其中击球数是1972次,平均每回合击球数为13.5。”蔡晴抢答,“两个运动员的跑动距离为6.3公里,我没记错?”国羽队内曾经分析过这场比赛,所以蔡晴对数据记得格外清楚。

杜彦斌再度对蔡晴刮目相看,这都记得啊。

“那你记得自己拿了多少奖牌吗?”

蔡晴耸了下肩,“羽毛球吗?一共是34枚奖牌,其中22枚金牌。”

“你冠军挺多啊。”

不对,这不是重点!

杜彦斌轻咳一声,他已经在纸上画出简易的表格,把刚才蔡晴报出来的数据填了进去,“同年的温网决赛中也有人进行了统计,那场男单决赛打了四盘耗时3小时18分,其中球运行的时间只有18分钟。”

他拿出了红笔填上了这个数据,看着脸上微微带着讶异神色的蔡晴,“是的,你没看错,一场耗时将近二百分钟的网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比赛强度不到10%。”

这个数据是蔡晴所不知道的。她对网球感兴趣有研究,可是不会对这些古老的数据进行研究,当然现在也没这个条件去研究分析。

只不过从杜彦斌的分析之中蔡晴意识到什么,“你是想要告诉我,其实网球比赛并没有羽毛球累?”

“可以这么说。”杜彦斌笑了下,他把剩余的几项数据填在自己的记录板上。

回合数:299。

击球数:1004。

每回合击球数:3.4。

跑动距离:3.2公里。

看着跑动距离这一项蔡晴有些发愣,其实她也知道,网球比赛每一分的回合数的确是少,和羽毛球动不动就长多拍不一样,网球前三板确定分数归属的频率远高于多拍结束一分的频率。

只是在跑动距离上,她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羽毛球跑动次数是网球的两倍?”而且这两场比赛耗时可是差了两个多小时呢。

“没错。”杜彦斌甚是笃定,“我想跟你说的是,网球比赛时间看似长,然而在一场比赛中打球时间所占比率一般都是在10%-30%之间,更多的时间是不打球的。”

“我们可以结合比赛数据和球运行时间来看,网球跑动18分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