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3 / 4)

拦了。

网球的单飞政策从提出到执行绝对是经历了一个时间段的,只不过这个时间段到底有多长,蔡晴不清楚。

而且在苏主任还抵触单飞政策之前,于情于理,她都不适合做这件事。

“这件事,现在还是不要说了。”蔡晴笑了下,“也是我脑子轴了,你说的没错,我是还得再磨砺磨砺基本功。”

如何提升发球速度,如何提升接发球水准。

切削球、截击扣杀、正手反手,她的确还有很多要学的。

杜彦斌很是欣赏这一点,她擅长发现问题,而且也知道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不会死鸭子嘴犟。

“成了,这个问题咱们回去后再讨论怎么来,现在去逛逛?”春节被她直接忽略掉了,现在她得补偿新年礼物,尽管奖金还没拿到手,不过蔡晴不介意消耗自己的小金库。

她并不缺钱。

回到北京的时候,正好是周六的中午,蔡晴看到有人接机时愣了一下。

接机的并不止训练局那边的工作人员,还有球迷。

建国以后,体育圈的粉丝无疑是最疯狂的,起码他们是引领了粉丝圈的疯狂追星潮流,虽然发展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势头上不如娱乐圈。

不过一般而言都是大赛,诸如奥运会、世锦赛,又或者网球的大满贯赛事后才会有这样的机场接机活动?

自己输掉了比赛啊。

蔡晴心里头苦笑了下,脸上还是维持着盈盈的笑意。

球迷们向来是疯狂的,从早些年的一沓沓的书信(情书)往训练局寄,到现在举着纸质的应援牌高呼着蔡晴的名字,引得其他人疯狂围观。

早前经历过世锦赛夺冠后的接机,蔡晴对于现在这种规模的接机倒是没有太惊讶,不过还是耐心的给球迷签名。

好不容易坐上了训练局的保姆车,杜彦斌笑着调侃起来,“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球迷喜欢你的。”

相较于被骂,谁都更希望自己得到球迷的喜欢和支持。

不过喜欢和支持都是建立在赢球的基础上,自己要是多输几场比赛,大概球迷怕是要粉转黑了。

回到训练局,蔡晴得了一天半的小假期,周一再开始训练。

不过她还没回到宿舍,就是接到了中心的电话。

中心给她安排了两个商业活动参加。

这个词对蔡晴而言很是熟悉,不过这会儿却又是觉得异常的陌生,她有多长时间没参加商业活动了?

大赛夺冠后运动员会参加很多商业活动,简单来形容就是捞金。

那么辛苦的训练是为什么?为国争光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出路。

有的人擅长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