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设法偷懒。但让人意外的是,都上了好几天工,周建英都没喊一声苦和累,而且每天早出晚归的,精神好极了,回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
这可勾起了姜瑜的好奇心,她找了机会问王晓。
提起这个王晓就发笑:“她啊?她最近天天跟在一个知青屁股后面转,还主动跑去帮人家干活。”
姜瑜秒懂:“那个知青也分配去除草?”难怪周建英没撂挑子呢!
王晓点头:“可不是,人家草除得比她还快。偏偏她没自知之明,自己的活儿还没干完,先跑去给别人干活,大家都笑话她呢,看吧,她的工分肯定很少。干一天,最后都拿不了五个工分,说出去才丢人呢!”
姜瑜听了也觉得周建英脑子有毛病,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顿顿都是玉米糊糊,她还有闲心去追男人,真想看看她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可周建英不觉得自己吃亏了,相反她非常高兴,因为她总算跟孙亭煜搭上线了。
这段时间,周建英天天在家学习,可背了的公式第二天就忘了,背了的课文,过几天也记不清了。折腾了大半个月,她不得不认清了一个事实,她确实不是学习的料,与其这么瞎折腾浪费时间,不如趁机抱大腿。而抱大腿还有什么比同甘共苦更能建立革命友谊的呢?
所以第一天去除草看见孙亭煜后,周建英就改变了主意,她要借着这个共同干活的机会与孙亭煜熟悉起来。至于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她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哼,等他们知道孙亭煜以后是个什么人物后,他们不但不会再嘲笑她,还只会羡慕她的“先见之明”。
至于上大学的事,姜瑜不是要考大学吗?等她考上,自己也一样能像前世一样拿着她的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又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习呢?
周建英天天惦记着跟孙亭煜打好关系,完全不知道周老三这几天过得有多提心吊胆。
两天过去了,多挪西凑,把能想的法子都想遍了,周老三才凑出了六块钱,还差整整四块钱。他拿着六块钱,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清楚吗?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两块就是没脸没皮的滚刀肉,他要拿不出钱来,这两人肯定立马跟他翻脸。
这两人先前之所以各自借他五块钱,也不过是看他平日里大方,兜里有钱。否则才不会搭理他呢,所以一旦他们俩知道他落势了,没钱了,第一个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的就会是他们。
这一回,周老三没敢等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主动找上门要钱。他先自动去找了两人,拿出六块钱,哭起了穷:“高老哥,王二兄弟,老三我现在手里头有点紧,先还你们一人三块,欠的那两块,过一阵再还你们。”
就像周老三了解他们一样,他们也一样了解周老三的为人。这家伙最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