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为义女,得封乡君,也该重视起来啊!
可偏放不下面子,越发闹的僵起来,这是错的第二回了,就是到了这里,谢慧芳虽然不赞同,可到底还能理解,但后来,上香事件之后,就连她,也很难理解自己的母亲了。
这种时候,何必还死撑着那点儿脸面呢,且本来也撑不住,人家拿着那么多把柄,随便威胁一两样,还不是要让步?
还不如立刻痛哭流涕,只管说自己多无奈,多舍不得,多难受,多后悔,再把老三痛打一顿,把汪氏休回汪家,求求大哥和大姑娘,就算不能完全挽回到以前的样子,但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说到底,这是侯夫人,老祖宗,是大哥的母亲,是大姑娘的祖母,天然就有优势,放低架子,哭着求一求,动之以情,就是大姑娘还是强硬,大哥向来仁厚,定然是不忍的。
偏母亲一门心思偏着三弟,连点儿掩饰都不屑,汪氏那样的搅家精,她还能拿她当个宝,到如今都不惩治,叫人家看着,怎么不寒心?
再是母亲也顾不得了不是。
谢慧芳心里虽然这样想,说却是不敢这样说的,她知道谢老三在母亲心中的地位,当然拿他做文章,温声劝道:“娘可得要替三弟想想啊。”
张太夫人默然,她现在已经觉得女儿这话说的透彻,直说到她心里去了,她何尝不知道老三那事躲过了这一回,今后也不妥当的。可是那架子放的高了,如今要放下来就不容易了,要她去给儿子、孙女服软,简直比杀了她还艰难些。
谢慧芳见她意动,又道:“三弟今后要真是出什么事了,咱们家能有什么办法,说不得还得求到大姑娘那里去,与其到时候硬着头皮去求,还不如趁如今,慢慢儿的就好起来,今后也好些,娘说是不是?”
她还叹口气说:“我知道,若是是娘自己的事,是再不会求她的,可为了三弟,总还得想法子铺条后路不是?我也是做娘的人,最是明白的,若是孩子有什么事,咬着牙也要替他扛着呢。”
张太夫人简直老泪纵横:“也就是你明白我啊。”
谢慧芳趁热打铁,连忙劝道:“其实倒也不用娘怎么着,横竖这事儿急不来。如今只和软些,常使人走动着,如今大姑娘要嫁人,娘难道不赏些添妆么?慢慢的和软了,娘再说点儿后悔的话,自然是慢慢儿的好了。”
其实就是要她放下架子罢了。
这对张太夫人实在很不容易,她好一会儿没说话,谢慧芳又说了许多,尤其是拿谢三老爷作伐,终究是把张太夫人说的叹了口气,点了头。
谢慧芳又道:“还有一件事,娘可得狠狠心。”
张太夫人拿手绢子擦擦眼泪,道:“还有什么事?”
因丫鬟们都被打发了出去,谢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