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零八章 再大的风浪也会过去

第三百零八章 再大的风浪也会过去(2 / 5)

张阳眼瞅着讲着,“大相兄,你怎么还在长安城?”

禄东赞尝了一口酒水,“长安城繁华又有这等美酒,怎么舍得离开,天可汗怒问高昌主人何在,这等大事没个结果在下也不想离去。”

前来朝贺的使者们都已经走得七七八八,大唐当然不能赶着这些使者离开。

人家想留想走反正都是各国使者自己的事情。

“我觉得你应该给松赞干布多带一些酒水过去。”

“你这话说得不错,带一些回去,赞普喝了这点美酒就会更想攻打大唐了。”

张阳揣着手对程处默讲着,“你说这么一个时刻想要攻打大唐的家伙,怎么能够让他在长安城活这么久。”

程处默摸着下巴的胡渣琢磨着,“吐蕃这种苦寒之地,能够养出多少兵马?怕不是一群将士连甲胃都穿不起。”

张阳点头,“我也如此觉得。”

瞧着禄东赞提着一壶酒美滋滋地离开,张阳又道:“看着这个家伙的日子过得这么滋润,我怎么浑身不舒服呢?”

程处默点着头,“要不要揍他一顿?”

“可以,注意分寸。”

“麻袋一罩脸他还能看到是谁揍的不成?”一边说着话刚要走出酒肆,程处默一回神转身又道:“差点忘了,最近听说有一伙倭国人押着一车的货物已经过了潼关。”

“是银矿吗?”

“多半是,据说是看得很严实,白天黑夜都不带离开的。”

“派人去盯着。”

“明白。”

贞观七年刚刚开始,发生的事情不少。

先有李世民大刀阔斧想要各州府开办官学为了科举铺路,氏族志和括地志也在编撰的路上,还有高士廉离开朝堂,朝中诸多官位发生了变动,封了一堆新晋官吏,不少跟随高士廉的老臣也离开了朝堂。

张阳来到东宫当值,刚刚走到东宫殿前就见徐长吏与张大安正在争论着。

好像是因为徐长吏想要为太子引荐一个人被张大安拦下了。

张阳若无其事从两人身边路过。

徐孝德连忙上前拿出一卷书,“张少师,此乃颜师古所作汉书注解。”

张阳接过这份注解又看了看殿内正在写字的李承乾,停下脚步看着上面的内容,要说汉朝以来的史学家除了司马迁,名气也不小地以为就是班固了。

翻看着徐孝德递来的这卷注解,张阳皱眉道:“这是班固所撰写《两都赋》的注解?”

徐孝德欣慰点头抚须道:“早知道张少师博学,如今看来果真名不虚传一眼就看出这是两都赋之注解。”

先是无奈笑了笑,张阳又无奈道:“咱们大唐的娱乐活动太少,能够用来阅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