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可这种仗义之举对他的将来毫无用处。
拉帮结派的作法更是不可取。
在手下办事的人中狄知逊还算是得力。
以前外交院都是自己招收的人手,张阳之所以开辟外交院也是出于这种考量,减少朝堂的限制。
想起当初几十个人挤在正堂一起办事,为了忙西域的事情甚至都睡在了外交院中,张大象到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鼾声与磨牙声此起彼伏。
现在好了,建设了安西都护府,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松许多。
张大素的下属走到门前,行礼道:“张侍郎,南诏使者到长安城了,许侍郎已经带人去迎接,要安排人手招待。”
张大象点头道:“我这就安排,告许侍郎一切从简,我们外交院能用的银钱已经不多了。”
“喏。”
眼下外交院还剩下三千贯银钱,来年的银钱还会不会有都不好说。
整个外交院就数许敬宗办事要钱的次数最多,为了打探消息每个月都要花出去一千贯,等有机会一定要和张阳好好说说,这个许敬宗也太会花钱了。
写完一封信,张大象走出房间递给门前的文吏,“派人跑一趟辽东,将这封信交给幽州长史,张大安。”
“喏。”
看着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手,心中满意不少,到现在终于他觉得这个外交院有模有样了。
战事未开,外交先行,外交院要一直站在战争的最前方。
夜里,长安城还算是平静,张阳坐在院子里桌桉上放着一盏油灯,手里捧着一卷书。
李玥拿着一件外衣,“夫君小心着凉。”
贴心地给披上外衣,李玥在一旁坐下,小声问道:“夫君看什么书?”
张阳喝下一口热茶,“食货志。”
揽着媳妇的肩膀,张阳低声道:“这卷书讲食与货,民以食为天自然离不开食,而货就是交易,商业与金钱流动的专篇。”
在众多典籍中这是少有论述商业模式的书。
李玥抬头看向夜空中的细月,“今天的夜色好黑。”
“嗯,今晚应该会发生不少事情。”
“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杨婶就守在自家院前,王婶出去到现在也没回来。
张阳低声道:“你先睡吧,我等收到消息再休息。”
“我陪夫君坐一会儿。”
“也好。”
“你不饿吗?”
“刚刚吃了一些糕点,现在不饿。”
夫妻俩靠在一起安静坐着,时不时低声说三两句话。
霸上,有十几个人正在朝着庄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