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三百二十七章国士报君

第三百二十七章国士报君(2 / 3)

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句话。

故而刘禅御下多为宽厚,常推心置腹与群下,至于责罚因人而异。如廖立这种嘴炮帝,常呵斥并罚其俸禄,却依旧放在身旁,不敢将他外放出去;蒋琬这种品德高尚的士大夫,信任其即可,若有犯错常轻拿轻放,以示恩宠。

黄权这种文转武的士大夫,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他们已经不再追求物质,而是追求精神方面,这种人单用利益难以捆绑,用恩信及厚礼待之,辅以利益。

毕竟不同等级的官员,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拿蒋琬的前任张裔而言,官职不显时,他渴望高职,还因为杨洪不举荐他为内府长史,而举荐向朗,与好友杨洪结怨。

等他当上了内府长史,对于他人所求一概不理,也不许家人收取贿赂,尽心尽责地为大汉效力,病死于任上。随着人境界的不同,渴求的东西自然也发生变化。

车驾驶出通道,刘禅瞥了眼黄权,见其心情平复,看着不断靠近的汉营,问道:“不知公衡以为我军接下来应如何规划?”

黄权扶着车梁,沉吟少许,说道:“臣以为我军可就地休整,让士卒归乡,以待明年春,再行举兵伐贼。”

“哦!”刘禅闻言,不由好奇说道:“众将皆以为可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不知公衡何出此言?”

黄权捋着胡须,解释说道:“臣虽于陈仓水淹魏军,致使逆魏折损五万大军,但司马懿手上军士并无折损,今贼退守武功等地,但其精锐仍在,不可强攻。况且关中气候渐冷,不日天将有大雪,益州军士颇有不适,此时攻贼非明智之举。”

顿了顿,黄权补充说道:“今我大军出征近有一年时光,将士多有疲倦,能破夏侯儒,已是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又何以攻贼。又值正月,将士皆有思乡之情。”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公衡所言,不无道理。不知公衡以为我军应如何为之?”

黄权拱了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可让将士根据远近分批归乡,以慰家卷,以解思乡之愁。待来年,敌疲,我逸,又何愁不能取胜?”

黄权认为如今大军打了一年的仗,如今虽歼灭的陈仓附近的五万魏军,但实际上汉军已是强弩之末,加上雪天将要来临。不如就地休整,给将士放年假,让士卒分批回乡。

魏军的话,由于大败,军心不稳,面对汉军的大军肯定是不敢放松。等到了春天,魏军士卒精神疲倦,而经过了几个月休整以及回乡的汉军,状态与精神与魏军不可同日而语,正是进攻的最好时候。

“如此甚好,不过还需与众将商议,以定士卒归乡休整之事。”刘禅说道。

黄权的建议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的话,还需考虑很多。何部先休,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