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十一章政事

第十一章政事(2 / 3)

秋既寒,尽快让各卫析出卫户成新三卫,调往成都听令,下月务必要出发征讨汶山羌。”

“诺!”

董允迟疑半响,也禀告说道:“启禀陛下,东吴使臣殷礼,已过江州,几日后将要抵达成都。其表言此行欲替吴主恭贺陛下攻取关中,还于旧都之喜,随行还有珠宝、玉石等大礼。”

“哦?”刘禅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我大汉与吴国来往多年,多是我大汉送礼与吴国。今孙权送礼与我大汉倒是少见,恐怕孙权另有所图。”

董允点了点头,应和说道:“臣亦为此而情奇怪,我大汉与吴来往数次。吴国每次送礼,皆是有求与大汉。此次东吴遣使,或许乃是孙权欲让我大汉全信陵盟约。”

闻言,刘禅冷笑说道:“不急,先见殷礼,看其有什么话语。想让我大汉全信陵之盟,孙权倒是好打算。”

董允准备借机又进言时,刘禅摆了摆手,说道:“今日休沐,吴使臣之事稍后再议。”

“诺!”

“休昭陪朕对弈一局。”刘禅招呼说道。

话音未落,侍从近身禀告说道:“启禀陛下,大鸿胪有事求见。”

刘禅看着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摇头说道:“看来今日,朕想要与诸卿对弈恐是难了。”

“也罢,来人撤下棋盘。宣,大鸿胪入内。”

“诺!”

未过多久,杜琼驱步从长廊而来,行礼说道:“臣杜琼拜见陛下!”

“免礼!”

刘禅微抬双手,说道:“杜卿今日入宫求见,可有要事?”

杜琼从怀中掏出奏疏,双手奉上,恭敬说道:“臣奉陛下诏令,推行宗统之礼法,已有成就,特来上报于陛下。其次,臣以为大汉既承后汉正统之事,又奉两汉礼法。是故臣请陛下为后汉修史,并为我大汉置史官以记录我大汉国史。”

杜琼请命为东汉修史并非空穴来潮,而是曹魏在曹丕登基之时,就有开展修史工作,其修史含有特殊的政治原因。

曹丕代汉前曾表彰东汉中后期反抗外戚宦官的士人,称为‘二十四贤’,登基后又为在《汉记》中编撰《先贤表》,所做一切都是为营造代汉的舆论环境。同时曹丕编撰国史也有彰显曹操的功绩的意图,为政权合法性背书。

如今大汉打下关中,自称是东汉继承人的季汉,自然要为他修史,以抗衡曹魏的虚假宣传。

另外一点,那就是大汉没有负责编制国史的史官。历史上,曹魏、孙吴皆有修国史,而蜀汉的史料少得可怜。

号称万人敌的张飞居然只有在入蜀之后才有记录,关羽记录也少得可怜,可见蜀汉‘行事多遗’。陈寿编制《三国志》时,居然只能贴上《季汉辅臣赞》的内容,其中大部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