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四十二章小道

第四十二章小道(2 / 3)

禁沟左右塬上修建营垒,形成连城之势以控制禁沟。

面对魏军的举动,王平在诸葛亮的授意下,遣刘林领军与夏侯霸争夺潼关麟趾西塬的山势。数次争夺之下,由于汉军势大,夏侯霸隔着禁沟不便争夺,不得已退过禁沟,只在东塬险要上修建三座营垒,居高视下,作为潼关的屏障。

而大汉也在西塬的险要之地上,修筑西沟营垒,抵御魏军的袭扰,又为预警,防止魏军暗出潼关。

大汉与曹魏的潼关禁沟的争夺,不过是战事的前奏而已,亦是对潼关地势的探寻。

毕竟潼关修筑不过也不过数十年,在潼关周围展开的战斗还是不多,对潼关的了解还是不足,想要有如同后世成体系的防御还未完备,如历史上的十二连城此时还未被修筑出来。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那就是对潼关西侧禁沟的控制权,两国都有深刻的认识,谁掌握了禁沟,谁就具有在潼关战场上的优势。

至于为何禁沟如此重要,也很简单。禁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天险深谷,两塬对峙,谷势壁立。其间深达数十米,乃至数百米,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而禁沟又是关中与洛阳之间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防守方只要守住禁沟,那么它身后的潼关也就能守住。

至于修筑的连城,不过是建立在禁沟上的险要之地,是为了更好控制禁沟。因此可以这么说‘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

看了半响,刘禅微微蹙眉,说道:“此关竟然如此险峻,若是强攻且不说能否攻下,恐我军抵达潼关之前,将士就要折损甚多。况且夏侯霸并非无能之辈,为将骁勇,故不可强攻啊!”

王平微微颔首,说道:“这便是臣献策,欲走河东,南下风陵渡,绕后潼关之缘故。”

“此战我军需策应上丞相、骠骑将军攻河东之战,不知子均可有策乎?”刘禅问道。

王平沉吟少许,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攻潼关需先取禁沟。此地艰险,非勇者不可直前。我军不如遣骁勇之士,攻占逆魏营垒,引夏侯霸出关作战。若夏侯霸避而不出,我军直取其营垒即可,依仗禁沟,封锁潼关。待河东战事如何,再议大军进取之事。”

王平之意很简单,汉魏硬碰硬,大汉挑选精锐走东塬而上,进攻建立在禁沟之上的魏军营垒。如果夏侯霸出来支援,就和他打,如果不出就攻取禁沟营垒,封锁潼关西出的通道。

刘禅手按长剑,思索王平的策略,又在眺望东塬,看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半响后,刘禅指向东南方向,即潼关右侧,说道:“可否从此方向走秦岭,伐树为道,绕行至潼关身后,从而策应我军征讨河东之战?”

众将顺势望去,只见刘禅所指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