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二十四章二宫

第二百二十四章二宫(2 / 3)

多次夸奖过孙登。

在孙权对孙登的精心培养下,孙登不仅有了统御老臣的基础,也有了治理地方的军事、行政经验。加之孙权念及自己年老,不知何时病故。近年来,孙权已经让孙登在朝廷上逐步代行君权。

而且在向汉求和之后,孙权更加器重孙登。在他的想法之中,自己忍辱负重,恢复吴国的元气。便于太子孙登上位后,中兴吴国。

但他却没想到年仅三十三岁的太子孙登……

忽然传来的噩耗,不仅彻底打乱了孙权的计划,也让他陷入无尽的悲伤当中。

经过数日的悲伤之后,孙权也振作起了精神,他要处理因太子病故遗留下来的大麻烦。

没错,就是大麻烦。

孙登在世时,由于孙权自己的培养,以及结交吴国各方大臣。经过了二十年,吴国之中的任何人都接受了这个太子,朝野归心,其余皇子不敢有非分之想。

诸皇子为了避嫌,不惹兄长厌恶,以免上位后清洗,不敢接触朝臣以及政务。而大臣亦基于此点,尽量不与皇子有来往。

但是太子病故了,太子的党羽该何去何从?

而且这些年除了培养孙登外,孙权对诸皇子的培养较少。这些皇子们对于处理政务一窍不通,而且国内大臣因太子缘故,对皇子也缺乏了解。

当然还有更重要一点,随着吴国被大汉挤压到了江东一隅之地,依仗江东大族的情况越重。

但依仗江东士族又岂是没有弊端,权势渐大的江东士族在雪灾之中,隐藏人口,劳役百姓,兼并土地。若非孙权明里暗里的告戒,江东士族根本不会停手。

孙权自己在时,江东士族尚且如此。这些毫无威望的皇子在继位之后,根本威慑不住江东士族,甚至可能会被江东士族架空。至于中兴大吴,基本是天方夜谭。

在以上种种的因素之下,孙权甚是头疼。

思考太子人选许久,孙权又想起了太子孙登留下的遗书。

在遗书内,孙登除了表达自己无法侍奉孙权的难过之情,也认为东吴因战事,而导致郡县荒芜残破,百姓凋敝,犯奸作乱屡禁不止。法令严苛,刑罚深重。建议孙权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同时孙登向孙权举荐了如步骘、诸葛恪、张休、顾谭、谢景、刁玄等一众知名以及不知名的贤能人才,也表达了皇子孙和可以继承太子位。

望着太子孙登气绝前所上的遗书,孙权不禁再次流下泪水,感慨说道:“太子病故,乃国之大丧也!”

孙权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盯着表上皇子孙和的名字,陷入了深思当中。

孙和,字子孝。孙权第三子,其母乃是孙权宠爱的王夫人。自幼受孙权宠爱,其待遇诸皇子不能及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