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三十七章迁民

第二百三十七章迁民(2 / 3)

。另置行新宫,外建新城墙。待天下太平或中原一统之时,可择新地另建长安城,以示我大汉声望。”

刘禅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迁都方略已定,迁都时间已有。然朕忧长安百姓不足,难以供养京师,故欲迁百姓至长安。卿为司徒,秉持国政,了解国事,卿以为当迁多少百姓或是如何迁之?”

此前刘禅让关兴前往长安制定迁都的方略,又让司徒蒋琬负责解决迁都所产生的人口问题。今长安迁都方略有了,是时候询问蒋琬如何解决长安城人口不足的问题了。

蒋琬沉吟少许,说道:“陛下,此事易尔!关中百姓自后汉末年战乱以来,奔入巴蜀者有数万家之众,如翼侯(法正)、孟达、庞羲等人皆为北地士人。刘焉以其为援,募其众为兵,号‘东州兵’,遂定巴蜀内乱。”

“至今东州留于巴蜀者仍有数万家之众,我大汉若能使数万家百姓重回关中,长安人口将是无忧。其三辅及北方豪强士族者,可强令其入关中重回祖籍;籍贯为三辅之民,可用利诱之法,诱其北上长安。”

董卓乱政加上郭李之乱,整个司隶乱成一锅粥,大量的百姓、士人涌入巴蜀。蜀汉国内除了耳熟能详的法正、孟达、庞羲外,还有射氏兄弟、上官胜、郄揖、裴俊等大大小小的北方司隶士人。

这些人在刘焉时期就入蜀,在蜀地盘踞多年,已经扎下根基来了。如果将他们以及三辅百姓迁回关中,关中缺乏人口的问题,自然也就逐渐解决。而且将他们迁至长安或者关中,其阻力也是最小的。

待蒋琬讲完之后,关兴补充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随陛下入巴蜀元老,籍贯非荆、湘二州者亦可迁往长安,如臣之关氏、桓侯张氏、比侯麋氏、怀侯孙氏、威侯马氏、贞勇侯赵氏、忠武公诸葛氏等元从大臣子弟。”

刘禅听着关兴之语,不由瞠目结舌,他还是第一次见给自己下刀子割肉的人。这些元老士族因背靠大汉,其名下的田亩土地、仆人门客不少。然而刘禅这次不太想搞这些元从,毕竟他们于大汉建国有功,不过没想到关兴领头革了自己的命,如果让这些元老子弟听闻,岂不是想杀关兴的心都有人。

沉默半响,刘禅说道:“元从之臣于大汉有功,今子弟随往长安办公即可,至于迁家不如缓之,以示我大汉仁德之心。”

关兴摇了摇头,拱手说道:“陛下,今迁都事关大汉国运,元老之臣必须随之。如我大汉元老之臣不奉诏领命,其余三辅或中原士族其将非议。我大汉当行雷霆手段,迁元老子弟入长安,以为效彷之样,方可令其余之人无话可说。”

“陛下,关侍中之语不无道理,法令一下,无人可免。”蒋琬应和道。

刘禅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便从关卿之言,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