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五十六章汇聚

第二百五十六章汇聚(2 / 3)

元氏,能有如此的亢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他们乃大汉外戚,所以才会对刘禅如此忠心耿耿。不过随着大汉迁都到长安,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大汉对西北胡众的控制将会进一步加强,也能更深入地汉化这些胡人。

当然这一幕的场景足以使那些不知道底细的大汉士人既惊恐,又自豪。

刘璿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人群,搭在城墙上的手指用力扣着墙土,默默自语道:“此天下当属孤也!”

随着大汉天子的一声令下,引得大汉秦、凉、益三州将士皆动员了起来,无论是西北胡人,亦或是巴蜀汉人,他们受领军令赶赴关中,为天子效力。

与此同时,荆州也在酝酿着战火,大汉各地的救援大军陆续赶到战场。汉魏长达千余里的边界线上,一时间变得热闹无比,就差东吴入局了。

……

堵阳城下,魏司州大军营寨。

“将军,堵阳城坚,韦虎骁勇,我军连日强攻,将士颇有折损,今当如何是好?”王基说道:“且有贼军游骑出没,恐是贼军援兵将至。今难有战机,我军不如撤之。”

闻言,郭淮一脸愁容,说道:“某知道堵阳难克,也欲撤之。然大将军不愿,执意进军,本将无可奈何。”

对于郭淮来说,这场仗本身就有趁敌不备,奇袭荆州的色彩。如今因王平布置有方,外城守将坚守作战,已经不再是奇袭了,而是陷入了攻城战之中。陷入攻城战也倒罢了,但可惜的是大汉援军不断的支援过来,魏军已经失去了先手,这样再打下去反而是陷入焦灼战当中,甚至可能会兵败,因此不如撤军。

郭淮是这么想的,但曹爽、邓飏、李胜等人并不这么认为。

邓飏从政治角度上给曹爽分析,他表示这次举兵十五万进攻荆州,大军被王平挡在外围。不仅没有像满宠一样深入荆州腹地,也没取得任何的胜果,除了耗费大量的钱粮物资外,没有任何的收获。

如果就这样罢兵回师,曹爽不仅没有做到谋取战功提高声望的目的,反而会因徒劳无功,导致其自身的声望大跌,不利于他的执政。所以此时应继续作战,以求战机,不应该撤军。

在军事与政治考量上,任人唯亲的曹爽,果断采纳了邓飏的意见,否决了郭淮撤军的建议,让他继续围困堵阳城。

王基皱着眉头,问道:“敢问将军,太傅书信之中可有言语?”

郭淮摇了摇头,说道:“太傅仅让我等小心,其亦认为我军可先撤之。然至于撤退与否,还需看大将军之意。”

王基叹了口气,吐槽道:“大将军举兵征讨,却不知用兵。进退无序,何言破敌乎!”

顿了顿,王基建议说道:“将军,我军兵力不过二万,却围困城池。若贼援兵至,我军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