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六十五章焦灼

第二百六十五章焦灼(2 / 3)

二千与元宏,命其暂时据守横岭关。并分五百军士入闻喜城中,以为治安之用。”

“诺!”廖立应道。

“汾水战事如何?可有霍弋、姜维二军情报?”刘禅问道。

“启禀陛下,霍弋受阻于耿乡,姜维所部距离太远,未有其军情。”廖立答道。

闻言,刘禅叹了口气,说道:“战事焦灼,只能看姜维了。亦或是我军能攻下蒲坂、安邑二城,分兵北上支援。”

廖立安稳道:“陛下勿忧,伯约善治军事,熟知吕梁地势,当不负陛下期望。”

“嗯!”

待廖立走后,刘禅又唤来杜恕,问道:“务伯,近日以来,安邑周围百姓何如?”

北方虽经历战乱,中原十室九空,但唯独河东精华仍在。往昔曹操西征关中,当时军中粮草多有依仗河东所出。当时人口便有二十余万之众,至今数十年过去了,据投降的解县长所说,河东、平阳二郡人口多达三十余万人。

三十余万人是什么概念,大汉治下的凉州才二十万人出头,荆州若不包含上庸、安康二郡,人口也才不过二十几万人。

区区一河东治所就有三十多万人,难怪这些年曹魏能够在黄河战场上取得上风,并经常出兵袭扰关中,正是有此依仗。

河东之所以能在汉末战乱下保存下来,与刘禅眼前的杜恕关系莫大。恕之父杜畿单骑入河东,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河东割据势力。在那战火四起,郡县残破的时期,最先安定的河东郡,人口折损最少。杜畿对曹魏的作用并不亚于荀或、荀攸、贾诩之辈,以至于其治郡长达十六年之久。

有前人的余恩,刘禅又岂能不用。出征河东,他特意把杜恕带上,命其随军,兼领河东太守,安抚民政。毕竟大汉十二月份出兵河东,至今也是初春时节,人口众多的河东,若因战事从而耽搁了农事,其后果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仗可以打,但不能错过春耕。

杜恕整理思绪,说道:“启禀陛下,幸赖大军军纪严明,勿扰百姓。河东士民颇是安定,虽有聚众邬堡者,但亦归降大汉。臣亦派出侍从入虞城、下阳城等各乡亭,安抚地方官吏,令其督促百姓春耕,不废农时。”

恢复春耕倒是不难,毕竟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可不敢错过春耕。只是担忧是否会因战乱,引起更大的动荡,从而波及人命。一旦有这样的担忧,他们便会出现逃亡,或是奔入山岭,因此对于地方上百姓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信心以及安全感。杜恕作为前河东太守杜畿之子,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刘禅微微点头,说道:“卿所为上好,今战事仍在,不求大治,唯望粗安即可。”

“诺!”

……

皮氏,耿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