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汉中祖> 第二百八十八章中分

第二百八十八章中分(2 / 3)

个体而言,他还是倾向于若无大事件发生,大汉将不会更改年号。

至于何为大事件?就看刘禅如何衡量了。

如果把诸葛亮病故看作大事的话,历史上的蜀汉改元延熙。这个面位之中,诸葛亮病故也有人提议改元,却被刘禅否决。

当下的迁都之事,在刘禅眼中看来确实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在他心中还是难以算得上大事件。

刘禅心中的大事件是乃何事,即大汉一统寰宇,结束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或许才够得上大事件。

是故刘禅摇了摇头,说道:“迁都虽是欢喜,亦是更新气象,但改元倒是不急。不过朝廷或可小赦百姓,以示我大汉仁慈之心,君民共乐也。”

刘禅的治国思想乃是继承自诸葛亮,比如在赦免刑徒上,刘禅与诸葛亮的态度如出一辙,既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诸葛亮‘惜赦’的治国思想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看到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政,才有这般深层的思考。如在东汉末年时期,国家动乱,几乎一年一赦。有的世家子弟拥有上层的信息来源,知晓何时大赦,便当街杀人,但因大赦,地方官吏无法治罪。

“至于小赦范围,则交由御史台商讨。”

“诺!”廖立应道。

“嗯?”

刘禅摊开诸葛乔上呈的密疏,观其内容,不由微微惊讶。没想到孙吴的征西将军马茂、符节令朱真、无难都督虞钦欲归降大汉,其等表示愿为内应,可在秋后孙权入后苑射猎之时,发动兵变,引大汉兵马入吴,灭亡吴国。

廖立见刘禅脸上的神色变化,问道:“陛下,可有何事?”

刘禅将密奏递了过去,说道:“公渊,且先看看。”

“诺!”

廖立接过密奏,仔细浏览,脸色微喜,问道:“陛下,此或乃上天助我大汉也!若马茂、朱真等人真能成事,我大汉灭吴岂不是易如反掌。”

顿了顿,廖立思索少许,说道:“若是如此,我大汉短期之内恐无法抽身东入,与逆魏争夺上党、洛阳二地。”

刘禅端着茶盏,轻抿几口,说道:“实如卿之所言,此乃天赐之机。然于当下形势而言,我大汉需专注曹魏,两者之下还需取舍。”

这封马茂、朱真等人的书信,可以说是打乱了大汉的计划。在刘禅册封王平为大将军后,汉军磨刀霍霍,准备东出中原。在这几个月内,大汉已经有了动作,如王平坐镇关中,数次派遣韦虎、元宏等将领屡次出兵弘农,掠夺百姓入关中。

如果按照马茂等人奉上的计划,大汉又要转变计划,集结兵马在荆湘准备灭吴的事宜,这样势必会改变大汉的战略规划。不谈灭吴是否成功,按成功来看,大汉因整顿消化吴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