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也短不了他们在那世的花用。”
杨萱低着头,胸口哽噎得一句话说不出来。
人心总是肉长的,杨修文对佃户们的宽厚,佃户们并不曾忘记。
杨萱在田庄待了两天又匆匆往京都赶。
仍是薛猎户赶车送她,这会儿车上装了一筐大白菜,一筐青萝卜,还有一篮子鸡蛋。
因怕冻着,筐子上盖着棉絮。
杨萱几人也都裹得严严实实,身上还盖着厚被子。
饶是如此,寒冽的北风仍像长了眼似的,透过领口衣袖正往人身体里钻。
回到家里,杨萱已经冻了个透心凉。
因怕染上风寒,杨萱浓浓地煮了锅红糖姜水,跟杨桂和春桃每人喝了一大碗,又守着火盆烤了片刻,才终于暖和过来。
傍晚时分,松枝跟文竹回来,笑呵呵地说这两天因为才子们要收心过年,不得不跟佳人暂别,点心生意卖得格外好,每天都有二两银子的进账。
杨萱笑道:“总算见到利了,可这一年也到头了。今儿十三,再辛苦两天,腊月十六就关门歇着。”
文竹道:“哪里能歇着,还得清扫屋子准备年货,这阵子都是春桃在家里忙,这些天让她歇着,我伺候她。”
春桃眼角扫着松枝,促狭道:“我哪敢使唤姐姐,我怕被人记恨。”
松枝憨憨地道:“不会的,我不会记恨你,有活计大家一起干,我把两处院子都平整平整。”
文竹嗔道:“哪个问你了?”
春桃笑得打跌。
腊月十五,杨萱仍按照整月结算了张白案的工钱,约定好过完灯节,正月十八就开门营业。
然后又到醉墨斋跟罗进和钱多核算账目。
钱多是按月拿工钱的,杨萱格外多给了一个月的银子,而罗进除去工钱尚有红利。
两人对着账本子算了小半个时辰,算出来这半年的红利约莫四百两银子,其中半数是内府衙门采买的利。
可这么间小小的店面,半年能赚二百两银子也不少了。
杨萱依照契约给了罗进四十两银子红利,还要给程峪四十两,剩下三百二十两完全属于她自己了。
接下来几日,文竹跟春桃开始除尘洗衣,把各处屋子都清扫得干干净净。
杨萱则裁宣纸写对子。
家里有丧事,不能贴红纸对联,只能贴白对子。
而街上写对联的人怕晦气,不愿意接白纸,杨萱干脆就自己写。
只有杨桂因为少了薛大勇这个玩伴着实有些不开心,可看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也跟着东奔西跑地添乱,一刻也不闲着。
家里终于有了过年的忙碌气氛。
小年这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