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老师眉毛一皱,“什么?”
“你没看到社团成员名单吗?我也加入了。”老杨振振有词地表示,“你跟勤工俭学社过不去,那就是跟我过不去。”
袁老师更懵了,不对啊,他知道社团已经成立了,但他看到指导老师那一栏没有老杨的名字。
“因为我是成员,不是指导老师。”老杨随意地说:“当指导老师多辛苦啊,有你代劳就好了。袁老师,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还请多多关照。”
袁老师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
他忙着写教学计划,没注意具体名单。因为他知道宋一他们找齐五人不是难事,而且最难搞的三个人是谁他都知道了。
万万没想到,他还是天真了。最难搞的哪里是三个人?明明是三带一!
“你是老师!”
“可是规定没说老师不能加社团啊。”老杨摊了摊手。
校规里面说,社团由校内师生共同建设。
但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去当指导老师的,谁会跟老杨一样,好意思在社团内混吃等死?
教育者联盟成立一天不到,宣告解体。
袁老师感受到了背刺的滋味。
他仰天长叹,“劳资不干了!”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我觉得校长更愿意你留在这个社团里。”
没别的原因,袁老师是个可靠的存在,现在这个社团有点难带,肯定得有个成熟稳重的指导老师在,才让人放心。
老杨起身,毫无同情心地拍拍袁老师的肩,“今天是开社聚餐,一起去吗?”
第33章
现在的勤工俭学社,在社团活动楼的二楼有了个小小的活动室,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社团刚刚成立,人数又少,想要像剑球队那样单独占据一整层有点难。
而且宋一也在申请中表明了,会使用学校资源,但不需要活动经费,也就是说,里面的东西需要自己添置,现在活动室里面仍然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