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来卖出整整三百多条鱼。
有冲着白吃来的,不过终究是少数。
大部分尝过以后,再听了名号,多愿意拿铜板买。一买了,冲着买五送一的便宜,多是分量不轻。
买的最多是一个小酒楼的掌柜,一挥手要了三十斤的黄花鱼干,直接给了一大贯钱。
盘点算下来,这一天入手有八贯钱,换算成银子都有七两多。
不过生意开门红,等到过了这三天的热闹,渐渐趋于平缓才看出态势。
幸亏当时为了筹备开业,家里积攒了不少的鱼干,她看看前堂,按照自己的吩咐,打柜子的木工还在屋子上空前后左右架了四条长杆。一个瘦高个正在那处忙活,不停地弯腰起身,往上面挂海货干。
“小刘,歇上一会儿再忙活吧。”
小刘就是白日里忙活的店小二,也是花溪村的,不过她爹娘没了,家里就爷爷奶奶,奶奶还是个半瞎,平常靠着爷孙两个守着祖田三分地过日子。
村里应该是传开自己家要在镇上开铺子的事情,小刘主动上门,说想求个跑腿出力的活。
庆脆脆可怜他身世,但是也不烂好心,说定一个月的考量期,一个月给五十铜板。
要是第一个月干得好,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六十个铜板,最后一天领工钱。第三个月的上旬按照上一个月铺子的盈利给十到三十个铜板做红利。以此类推。
小刘当然愿意。
从第一天开始就积极表现,此时被喊了休息,也是将前堂东西都挂好,这才到后边。
庆脆脆指了指邻靠前堂的屋子,地方不大,也就一人宽,但是有床有被褥,此时还点了一盏油灯。
“这一处是你夜里睡觉的地方。虽说上了门板,但是夜里你警醒些,别睡得太沉。毕竟镇上人多,保不准有些贼来。”
炸鱼的胖师傅是临时工,只请了三天,在镇上有自己的家,晚上不留宿。
晚上只有一个小刘守着,她也不放心,所以临时把狗蛋哥请来作陪。
等到忙过最开始的几天,店里还是要找一个靠谱会来事的掌柜。
等杨狗蛋到了,庆脆脆和丈夫才相携离开,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天上刚好有毛毛雨在飘。
这几天海上不平静,浪花大,寻常渔家不敢走深,所以暂时停了收鱼的生意。
梅雨季就这样,等到梅雨季一过,海里的鱼类贝类吃得肥硕,又是一大波生意卷来。
此时正好将镇上的铺子扶上正轨。
第38章 .那是挣了咱们的钱·
村里人听过王家在镇上的铺子开业后,逢上赶集就要去看看热闹。
毕竟花溪村穷了十来年,还是头一回有从村里走出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