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饭真香(3 / 7)

户就给孤儿寡妇送银子,

这吴氏经此磨难,看清了娘家人的真面目,居然开悟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虚荣傲慢,玩心眼占便宜,脚踏实地的过起日子来。

吴氏喂猪喂鸡,开园子种菜,自给自足,稍有闲暇,就纺线织布,木百户给她的银子,除了买粮食纺车等必需品之外,都积攒下来,预备将来给汪大秋开蒙读书用。

木百户惊讶吴氏的改变,吴氏以前对汪大夏用的那些捧杀的龌蹉手段,他心里门清,但身为外人,不好和汪千户明说,只是努力在他们父子中间调停说和。

吴氏被娘家人嫌弃折辱,木百户心道活该,吴氏心术不正,本该有此报。

后来木百户出手帮助吴氏母子自立门户,也只是出于关心汪千户的遗孤汪大秋的缘故。

毕竟,稚子无辜,汪千户生前对他有恩。

如今吴氏大变样了,每一次木百户走镖回来,吴氏都送给他新作的鞋子,和自己熬制的猪肉脯,“……我女红太差,不会裁衣绣花,只会做鞋。你走南闯北的,三餐不继,猪肉脯留着路上吃,放一个月没问题。”

打听着木百户要走镖了,就连夜焖好一锅茶叶蛋送过去,“……自己养的鸡下的蛋,不要钱。”

就这样三年孝期过去,木百户和吴氏互生好感。

但娘家人并不打算放过吴氏——她只有二十一岁,长得漂亮,能够生育,如今又多了一个勤俭持家的优点,哥嫂打算把吴氏“再卖”一次,多收些聘礼。

哥嫂提着礼物来乡下找吴氏,大哥说道:“你年纪轻轻的,守什么!乘着年轻漂亮,姿色尚在,赶紧找个老男人嫁了当续弦,吃香喝辣,大一群奴仆伺候着,前呼后拥,总比在乡下喂猪养鸡当个农妇强。”

大嫂说道:“女人家带个拖油瓶不好改嫁,男人都不愿意当便宜爹。我替你解决这个难题,帮你养着大秋,保管他成材。”

若是以前,吴氏必定心动,但现在吴氏已经看透了娘家人打的好算盘:把她嫁出去,得一份聘礼。把汪大秋养在吴家,相当于人质,以后哥嫂伸手要东西,她敢不给?不给就折磨汪大秋。

啧啧,打着“一鱼两吃”的主意啊,一个清蒸,一个红烧。

于是,吴氏挥着洗衣服的棒槌,把哥嫂赶出去了。

哥嫂不死心,要媒人登门说和,都被吴氏打骂出去了。

此时哥嫂已经为她挑中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军官,看中了吴氏的娇俏,愿意出五百两银子的聘礼娶她。

哥嫂把吴氏的庚帖都给了老男人,打算先把亲事定下来,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吴氏半推半就也就从了。

此时木百户在外头走镖还没回来,吴氏无人可依,只能自救,干脆狠下心,把汪大秋托付给村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