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3 / 5)

后跟随着三名嫔妃,还有那华丽的皇后仪仗。

看着她头上的凤钗和被众人簇拥而来的排场,心中酸涩无比。曾经唾手可得的正妻之位,如今却落入她王徽妍的手中。

瞧着她一身平平无奇的衣衫,心中嗤笑,琅琊王氏所出的贵女,不过如此。

“平身。”王徽妍亲自扶起身旁满头白发的一等国夫人萧氏太君,“前段时日省亲,郡君还与本宫提起府中添丁的喜事。”

她示意素芸上前,将备好的金镶玉项圈端了上来,笑道:“本宫的贺礼有些晚了。”

萧氏道谢的同时打量着眼前这名年轻的皇后,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从容,这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气度。从衣饰来看,并非内造所出,却在花样与盘扣等细节之处透着世家底蕴。她像是在哪里见过,却一时间想不起来。

少女一扬手臂上的披帛,缓缓坐在上首,含笑说道:“今日在场的夫人与娘子们,皆出自大燕的公卿世家。如今水患尚未彻底平复,百姓流离失所,陛下整日里焦急不已,本宫与陛下夫妻同心,自然也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众人纷纷起身:“妾等以皇后娘娘为表率。”

王徽妍满意地示意众人入座:“前朝曾设有亲桑礼,本宫觉得此种做法甚好。日后每逢春蚕吐丝时节,都会邀请尔等共同为天下妇女做个榜样。”

她看着众人再次应是,在人群中找寻李五娘的身影。

岂料,福康郡主福了福:“娘娘,在座之人皆为士族,平日里都是些双手不沾阳春水之人,又怎会养蚕吐丝。”

她听着底下渐渐多起来的私语声,一笑,“自我朝太|祖开国以来,已然恢复了诸多汉人文化,为何尚未恢复亲桑礼,大抵是因为不如想些实惠的办法更为妥当罢。”

王徽妍嘴角微扬,起身走至纺车前,说道:“太|祖自马背上得天下,身着的铠甲便是孝义皇后亲手缝制。如今太平日子过久了,郡主有着这般想法,也实属正常。”

崔念窈见她走至纺车前,更是捉住了机会讽刺:“臣女听得娘娘的一番话,顿然醒悟。还望娘娘指点如何纺丝。”

少女见众人纷纷看向她,从容捋了捋披帛欣然坐在纺车前,敛起衣袖摇起纱锭。

萧氏太君见她的姿势猛然想起,郑太君绣功远近闻名,难怪方才见皇后的衣衫那般眼熟。

楚昭仪见状,率先走至纺车前好奇地问:“娘娘,臣妾可否问内府索要一台纺车,闲来无事时也可以做些手工。”

经她提醒,又有几名夫人走上前来研究者皇后的手法。

这些富贵堆里长大的女人,自小便认为做活是下人的事,没想到出自士族之首的王家,竟然教导女儿劳作,这算是打开了众人的眼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