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的老妈妈,这个老妇人今年有六十岁了,在老太太出嫁前就服侍老太太,最是个端正规矩的人,满府里的丫鬟婆子,就没有不怕她的。
“那让秀姐儿住哪间屋子?”方氏不愿担责,所以事事都问陆文义。
陆文义回道:“就住原来桃儿杏儿的小院吧。刘姨娘的小院,封起来吧,里面的东西登记造册,都收起来吧。”他一样一样安排完毕,最后说,“眼看到年底,走礼的事,你看着办就是,只是老太太和我身子都不好,宴请什么的就都推了吧。”
陆静淑听方氏学了陆文义的话,不知为何想到一件不相干的事:陆老太太的寿宴到底没办成。
不过陆家倒是从此真消停了。陆老太太的中风有所好转,已经能说出短语,只是还不能起身。刘姨娘病入膏肓,大夫说也撑不了多久了。陆静秀有乔嬷嬷管着,每天的生活几乎都能用尺子量着过,可她在黑屋里吓破了胆,再也不敢闹了。
二房那边也很安静,张氏手里捏着李云儿的卖身契,只盼着她生下孩子来的那一天。陆文孝请了一个月的假,名目是侍母疾,实际则是半日陪陆老太太,半日来听陆文义教导官场上的事儿。
陆静娴之前那桩婚事最后自然没成,张氏也没抱怨,反正陆静淑的婚事也黄了,有陆静秀后来闹的这一茬,大家都没什么好名声,不如等等再说。
就这样一直安安静静的到了腊月里,姜家遣人来送还庚帖,方氏还了聘书,并将聘礼收整好了,让来人带了回去。
三日后陈皎宁登门拜访,一见了陆静淑就说:“你果然没猜错!”
陆静淑拦住她的话,先与她一起去见了陆老太太,陪着陆老太太说了几句话,然后带她回西厢房见了一回方氏,最后才两个人单独坐下来说话。
“你可是打探到了什么?”
陈皎宁摇头:“这姜家行事十分谨慎,我查了有段日子,什么也没查到!多亏了柳歆诚和姜楠是同窗,他在学里听人跟姜楠说笑,说恭喜他就要做都察院简大人的乘龙快婿。柳歆诚就去寻那个同窗打探,这才知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简昭雄前段时间回长安见了姜楠,很是喜欢,他家里正好有个适龄的女儿,还问起姜楠可曾定亲。”
果然,姜家运气还真是好,刚有了高枝,陆静秀就作了那么一通,于是他们顺理成章的就退了亲,还故意遮遮掩掩,表示顾及陆家名声,其实还不是为了免除主动退亲对自家的影响,显示他们家厚道?
“还有啊,听说姜坤马上就要调去东都教导四皇子读书了。四皇子是皇后所出,皇上最为宠爱,恐怕要不了几年就会册封太子,唉,姜家看来是要走好运了。”陈皎宁一时口快,说完才反应过来,姜家好了,对陆静淑一点好处也没有,忙又接了一句,“不过这才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