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又告诫了她几句,才自己去找方氏谈。
“她又不是小孩子,你以为你几句话就能吓住她?她今年才十三岁,婚事不急,等姜家的事淡了,再提也不迟。”
方氏不悦:“怎么不急?谈婚论嫁总要个一两年,定下来备嫁妆也要个一年半载,到时候她不就及笄了?我也不是吓唬她,我是真有此意!”
陆文义眉头皱了起来:“你问过舅兄的意思么?这是婚姻大事,怎能凭你一厢情愿?再说舅兄一家在江西任上,你舍得把女儿嫁的那么远?”
“只要我提,哥哥必定答应!再说嫁到江西去,虽是隔着我远了,离父亲母亲却近,哥哥自然也不会亏待淑姐儿。”方氏坚定的说道。
陆文义嗤笑一声:“那你嫂子呢?还有,对岳父岳母来说,是孙子亲啊,还是外孙女亲啊?”
方氏张了张嘴,还没等辩驳,陆文义又毫不留情的说了一句:“依岳父的性子,当初都不肯为你与我分说,难道现在会为了淑姐儿去教训你嫂子?”
他自己还真有脸提!方氏这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脸色都变了。
“我也不是与你置气,只想告诉你这个道理,淑姐儿是我们的女儿,再没人能比我们对她更尽心,旁人是根本指望不上的。你把她一人嫁到江西去,若有个什么事,鞭长莫及,将来岂不追悔一生?”陆文义缓和了语气,仔细跟方氏分析,“不若我们在京里好好访察,寻一个规矩厚道的人家,将淑姐儿嫁在眼前,那才能安心。”
方氏赌气道:“姜家才退亲不到一年,你去哪里寻一个那么合适的人家?”
陆文义微笑回道:“所以我叫你别急。你放心,孩子的婚事,我是时刻想着的。也别光想着把她关在家里,她这个年纪,出去结交些朋友,不比关在家里万事不知好得多?不说别人,曹国公府的陈姑娘,能跟淑姐儿投契是多好的事,你做什么还要拦着不叫她们往来?”
“我哪是不让她们往来,我是不想叫淑姐儿出去到处走,那些市井之地流言最多,怕好好的孩子给带坏了!”方氏辩解道。
陆文义安抚道:“你放心,这事我已经教训过她了。不过咱们淑姐儿是个心里有定数的孩子,你也不要太操心了。”他说完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其实淑姐儿的婚事,你也实在是舍近求远,我听说淑姐儿忙着开铺子这段时日,柳家二公子时常陪着她……”
方氏一惊:“有这回事?”
陆文义点头,低声跟她说了几句。夫妻两人关起门来商议了好半天,还叫了常跟陆静淑出门的李妈妈来问话,到中午陆静淑来陪方氏吃饭的时候,方氏就当着她的面打发人去庄子上准备,然后让她下帖子请陈皎宁去住。
对于陆文义顺利搞定方氏,陆静淑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