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皇后看他不高兴,立刻顺着他的意思道:“皇上说的是,是臣妾想岔了,光想着早先在家的时候,两家做亲的章程,倒忘了您是天子,能跟您做亲家,这天下还有谁会推辞?”她用玩笑的口吻回了皇帝的话,绝口不提自己听说过的李家不嫁女儿入皇室的规矩。
田惟彰果然被她逗笑:“你呀,少来哄朕。你说的也对,这事总要问问李学敏的意思,也显示一下朕的看重。”
皇后道:“皇上跟赵王提过此事了?贵妃那边……”
“提过了,你一会儿给长安写封信,把朕的打算告诉贵妃就行了。”田惟彰觉得李家的女儿跟自己的长子很合适,贵妃不可能反对,所以只打算通知她一声。
皇后听说让她给贵妃写信,心中不由苦笑,却也只能应了。
当晚皇帝在宫中开宴,把几个儿子都召入宫中,还把出嫁的几位公主和驸马也叫了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他心中高兴,还多饮了几杯酒,当晚醉的几乎人事不知。
第二天酒醒之后,田惟彰惦记着儿子的婚事,直接把李学敏宣了来,跟他聊了几句家常,然后就问他的子女,已经成亲的,是跟谁做的亲家,还没成亲的,都多大,有没有定亲。
李学敏已经做了三四年左相,对这位至尊也很了解,一听话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现在皇上四个儿子,齐王已经成亲,三皇子也定了亲,四皇子还年幼,他家女儿年纪也不匹配,那么就只剩赵王了。
“……臣还有一幼女尚未定亲,因此女生来体弱,臣和臣妻不免多娇惯了几分,也想多留她几年,就未曾急着定下亲事。”李学敏只做不知,一副跟田惟彰拉家常的样子。
田惟彰一听说体弱不免犹疑了一下,他又问了几句,最终也没提及婚事,就放李学敏走了。
李学敏告退出去,直到回到衙署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大冬天的,感觉自己后背居然出了一层汗,不由苦笑。
当天散衙回家以后,李学敏就跟妻子说了今天的事,然后嘱咐她,这段日子不要带女儿出去应酬了,别人问起,就说孩子染了风寒,在家养着呢,先把赵王在京这段时间躲过去再说。
李夫人不太乐意:“好好的,哪有这么咒孩子的?那赵王要是一辈子留在京里不走了,咱们女儿还要一辈子不出门不成?”
“这个你别操心了,我自有办法,就让孩子在家过个安生年,哪也别去。”李学敏嘱咐完了,自己去了外书房,跟幕僚们商议去了。
与此同时,田从焘也在驿馆里琢磨着,怎么能把这门婚事搅和黄了。
李学敏这个人他是有几分了解的,奸诈狡猾,年方四十就爬上了左相的位子,怎会是个简单人物?不过皇上的心思也挺难猜的,既然是想要田从熙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