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内里牵扯一个中年妇人,而后长史梁尚悄然不见。
梁尚是往西北方向去了,他再细细打探,那妇人仿佛姓杨。
诸侯军阀之间,哪怕互相交好的,也少不得各遣细作,裴家和阳信侯府自然也不例外。裴文舒正是格外关注临淄的时候,一得迅梁尚秘密往西北方向去了,心里就隐觉不好,立即写了封信,命人火速送往上郡给姜萱。
只这一来一去又打听的,加上徐州路更远,等心腹将信送到时,大军已经出征了。因心腹不肯透露来历,郡守府也一句话不露,所以这信归入寻常私信里去了,才一直压到这会才到姜萱手里。
“裴大哥有心了。”
姜萱轻叹一声,如果不是她往青冀投放了细作且姚安眼尖,这封信还真会是及时雨。
她吩咐下去:“下次再有这类信,立即送到我跟前来。”
姜萱是感激的,有心写个回信,只卫桓却说:“裴氏和临淄交好,州牧府人多眼杂,只怕不便。”
她想想两人如今这立场状况,也是,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
“罢了,只得以后有机会再写了。”
卫桓抿了抿唇,没吭声。
姜萱敲了他一下,“裴大哥这是好意,按情按理都该去信致谢的。”
卫桓轻哼了一声,他就是不喜这人怎么了?
话说回来,裴文舒的信倒是给他紧了紧弦,他一下子就想起定亲的事了。
去岁姜萱可是答应过他,今年秋或冬就定亲的。现在五月中旬,再过一个六月,七月就是秋季了。
虽明知如今刚下晋阳,军政事务一大堆,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但卫桓还忍不住问问。
“阿寻。”
他拥着她,下巴搁在她的肩膀:“咱们什么时候定亲?”
姜萱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取三郡的分兵还未有捷报传回,军政二务千头万绪,哪里腾得出手顾这事儿?
只看他眼巴巴的,心里又舍不得,于是仔细想了想:“最迟冬天吧?等诸事理顺后就办,好不好?”
卫桓这才笑了:“好。”
一下子,连看裴文舒的书信都顺眼了几分。
姜萱没好气,点点他的额头,又拆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很新,金嬷嬷等人出发前一天傍晚才接到的,彼时并州大战天下皆知,裴文舒已串联起了前后因果,便命细作更加仔细留心阳信侯府动静。
在王芮第一次按捺不住分兵攻伐定阳军寨时,阳信侯府得讯,连续几日,姜琨皆聚诸心腹于外书房议事,持续到深夜。一连几日后,张岱匆匆告辞,折返河间去了。
姜琨可不是王芮,日常表现礼贤下士,身边也聚不少能人名士,比如梁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