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5)(2 / 6)

过大,可以说是并发症,只要心理治疗人员不对病人有任何事关原则的质疑以及人身攻击的举动,多方面尝试没什么不好。

他们可以是医生和病患,也可以是朋友,更可以只是一个出了咨询所就从没见过的陌生人,只要是对治疗有帮助的,在周德易看来什么关系和相处态度都无所谓。

你应该也不会因为治疗而随意把信任交付给一个陌生人吧,所以我们干脆就不谈信任,也不谈那些让你痛苦的事儿,聊一些各自的职业生活日常好了。

因为对方过于不按套路出牌,李贤因缓慢地歪了歪头,一时间不知道是还夸赞一下他的观察力出色,能看出来他不是个会轻易交付信任的人,还是吐槽这位著名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段好像太过激进了一点。

李贤因犹豫了一下,还真就顺着周德易的话开始聊公司里的一些琐事,没有把那句这实在不像是治疗说出口,只要不谈具体的病因,浪费时间在这儿耍嘴皮子他也认了,倒要看看这人搞的什么鬼。

他是看不出来这种纯粹的闲扯能有什么治疗效果,反正别指望聊着聊着就能获得他的信任。

S.M的主要运营的商品就是艺人,李贤因不可能和周德易说一些公司机密,几个子公司提的也少,特别是S.M RE,包括正在建的小区和新大楼在内一句也没提过,周德易好像对这些大众积极讨论的事儿没兴趣,也不曾多问一句,从来都是李贤因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在很多东西被埋葬之后,两个人能具体聊的不多,对话内容自然而然跑到了艺人身上,可作为一位上任时间不算太久、距离艺人们又比较遥远的社长,脑海中可以扒拉出来当谈资的部分实在有限,以至于周德易都没忍住来了一句:看起来贤因xi比起娱乐业,更喜欢倒腾些别的。

就李贤因这娱乐八卦储备量,一些死忠点儿的追星族都知道的比他多,感觉起来就和没认真管理公司一样。

对于周德易的调侃李贤因只是不痛不痒的哼哼两声,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可这人对他说话的语气尺度却把握的非常好,有些内容不是第一次见面就能说的,却能让人感觉那只是开玩笑,释放出的非恶意不会让人有生气的欲.望,如果忽略掉彼此的年龄和谈话的场所,倒真像是普通的朋友聊天。

就是这个朋友嘴巴有点损罢了。

不过这种嘴上不饶人的状态好像只针对他,他们的对话主题是各自的职业嘛,周德易也就会提到一些以前治疗过的案例。

虽然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没有说的太详细,当故事听还是挺有趣的,而且在提到过往病人的时候,周德易总是表现的很柔和,别人的治疗过程听起来也和睦且感人的多,与现在这幅总会在某些时刻调侃他的人一点也不一样。

李贤因有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