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去了,真是替别人吹牛不用上税哦!
当然,这一类的榜单都是根据当事人对外的各种实体资产、实名购买的金融产品、有明显助力的无形资产以及有针对性的合理推测来计算最终数值的,就算是全世界都有名的福布斯富豪榜,那也存在着不少的偏差。
可上千亿的偏移也差的也太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智熄到要对他进行捧杀呢
第127章
智息这个词是李贤因内心的真实评价,展开来说大概就是这群人的智商是熄灭了吗?!
被这份排行榜忽悠到,以至于相信李贤因真有那么多钱、能挤进全国富豪榜前30的民众不少,但这种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大部分人都只是个吃瓜群众,事情到底怎样不一定在乎,全当看个乐呵就对了。
可借着这件事儿夹带私货的也不少,四处灌输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只会越来越穷的丧气理论,好像李贤因这一个人就能代表某一个阶层的所有人一样。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就算是韩国顶级财阀后代,想单纯靠自身运作就在半年内达到近5亿美元的身家,那也是极度困难的事情,更何况S.M还算不上财阀企业,顶多是因为娱乐圈的特殊性质,从而有比较大的名气罢了。
相对于白手起家的真大佬,李贤因的基础盘不低,可就算是那些大人物,也不敢说能在同等条件下创造比他更高的营收与回报,先知能力确实很好用,整个半年计划能流畅的运行下来,也算是个小小的高光时刻了。
可以说他能做到这种程度,家庭背景和S.M的基本盘给他的助力并不大,特别到了中后期,S.M靠着他发展还差不多。
当然,要真有人当面问他这些外在条件有没有用,他肯定是回答有,不然一开始就不会被老李逼着来韩国了。
作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李贤因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愿意主动吃苦,对基础物质的要求也比较高,不怎么想给别人打工,前期的高起步对他这种人可太重要了,要没有这么良好的条件,恐怕创业初期那一天天都得是难以忽略的低气压。
大众对于富家子弟普遍比较有偏见,虽然一部分也是事实吧,可很多事根本就不能用同一个模板去套用,怎么就主观认定他是借助背景才成功的呢?
要是平时李贤因也不会在意这种言论,可一群智熄之辈非得带节奏,倒没有攻击他的意思,说的言论也都是老生常谈了,就是贫富差距过大惹来的不满持续在堆积,导致许多人对钱这个字眼比较敏.感,一有点什么就能刺激到人。
很显然就是借题发挥,再加上为之惊叹的路人一掺和,热度一下就起来了,连带着眼前这个诞生了没几年的韩国本土富豪榜也开始被更多人知道,有些想得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