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不可出货?”
众人沉默。
黄发财看着朱植,他的意思是让货物分散到不同城市去贩卖,商业逻辑是没错的,只是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哪个地方能比得上京师?
苏州凭新商之策汇聚了不少商人,可论富户人家,总抵不上京师。还有开封,那地方死了不少人,加上最大的消费大户周王没了,商业惨淡不少,谁去那里?
北平?
张昺在北平搞了一年的新商之策,还推动了军屯商卖,可问题是北平城人口很少啊,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万人……
再说了,去北平道路还有两千里,这一路奔波不要钱吗?
话说得漂亮,可事关个人利益,谁都不愿意退让。
朱植见所有人不表态,便搁下酒杯,道:“既然诸位有想法,那我也不勉强。辽王府的货物,除了那些粮食与进贡给宫里的之外,我会安排人运抵北平及周边贩卖,京师便留给
各位吧。”
沈一元看着退让的朱植,站起来表态道:“我们下南洋,辛辛苦苦返回大明,眼看着就要开张盈利,诸位却只顾一己之私,那他日我们如何再下南洋?沈家的货物不入京师,转至徽州府与江西等地贩卖。”
黄发财叹了一口气,道:“那黄家货物便放在宁波、绍兴、台州一线吧。”
其他商人见状,只好纷纷表态,选了其他苏州、杭州等地,唯留下一些商户,占据了京师市场。
瓜分好区域之后,众商人开始安排河船转运货物。
朱植看着忙碌的商人,对走过来的沈一元说道:“看吧,商人利己,未必会服从大局。这次我们将京师交给了他们,他们未必有感激。”
沈一元摇头道:“与王爷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二十家商户站在王爷这一边。”
朱植眼神忽闪出一道光泽,沈一元看问题的角度似乎很是清奇,总与自己有所不同,他善于找到机会,而自己似乎更善于找到问题。
问题难解决,机会却容易把握一些。
“此番回京,我会安排商人入朝觐见皇上,你打算提出什么要求?”
朱植严肃地问道。
商人在南洋猎货无数,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一般世家有福消受的,如抓来的“凤凰”,砍来的“金丝楠木”,极罕见的珍珠等。
不给皇室,能给谁去?
万一逾制,可是会杀头的……
所以商人可借献上宝物之名,觐见皇上,当面与皇上争取商人的利益。
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沈一元迎着风,直言道:“开海禁!这是最切实际的要求。”
朱植瞥了一眼沈一元,道:“海禁早晚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