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族群兴衰。
只有解决了草场纠纷问题,蒙古部落才可能减少内斗,真正凝聚起力量来。
成吉思汗做得很成功,蒙古部落在他的统治之下走上了巅峰。后来,成吉思汗为了维护与各部落之间的关系,增强蒙古汗国的凝聚力,表示团结,祈求丰收,在每年六月——七月举办“大忽力革台”,即大聚会,也就是后来的那达慕大会,
朱允炆十分清楚,那达慕大会并不是什么轰趴,也不是烧烤聚会,吃吃喝喝,交两个朋友,半夜回去就完了。
事实上,那达慕大会可以说是蒙古各部落力量展示的平台,是年轻一代角力的斗场!
那达慕大会,最初只进行一项比赛,要么射箭,弯弓射大雕,看看谁能一穿仨,要么赛马,看谁跑得快,要么就是摔跤。
三选一,热闹。
但到了元朝建立之后,三选一的选择题就不存在了,而是成为了三选三,必答题,即射箭、赛马、摔跤,一起搞,少一样都不行。
到了后来,元朝更是从制度上规定,蒙古族男人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
这是确保蒙古族强大的一项规定,只不过不到一百年,这些人就在享乐中丢掉了所有的技能,很多蒙古人连马都不会骑,弓都拉不开。
事实证明,规定是规定,能不能执行,那就不一定了。
但问题是,这些人现在不享乐了,又重新拿起了老三样,准备东山再起了……
这是个很严重的信号。
开那达慕,那不就是摆明了告诉所有人,蒙古部落要抓紧训练,所有小伙子们,一定要弓马娴熟,身体倍棒,一个能摔他五个、十个南人。
瓦剌召开大会,鞑靼参加,其实也没什么,严格来说,是北元内部的事。
可是,朵颜卫不是北元内部的事!
按照投降合同,朵颜卫是大明的附属,拿大明的钱,给大明效力。
这个家伙竟然吃里扒外,即想要大明的钱,还想要大明的命,转身勾搭起瓦剌与鞑靼了。
朵颜卫参加那达慕,绝对不是去参加三项比赛,拿个奖牌什么的,一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无论这个秘密的内容是什么,肯定都是不利于大明的。
所以,朱棣才会愤怒。
朱耿站起身来,肃然喊道:“皇上,既然朵颜卫有了二心,那就应该早日除掉!若任其勾结北元,必会威胁我东北之地。”
作为辽王,朱耿清楚大宁的重要性,也清楚朵颜卫、福余卫所的战略位置。
朱允炆看向朱棣,道:“虽然眼下朵颜卫尚未公开反叛大明,但已有显迹,大宁都司不可毫无动作。朕希望燕王可以返回本平,坐镇后方,与平安一起整训北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