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面露悲伤:「若我能再准备周全一些,他们也不至于……」
朱棣转过身,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你的过错,十万大军行走瀚海戈壁,只折损八十二人已是你的功劳。想当年蓝玉带大军前往捕鱼儿海时,可是有千余人躺在了前进的路上。」
宋晟沉重地点了点头。
洪武年间的北伐又名征沙漠,换言之,在所有出征的人心中,北元的敌人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沙漠,若是征服了沙漠,那就能征服敌人。
可沙漠哪里是那么容易过的,太阳出来还没一个时辰,天热的就开始烧人啊,走不了几步路,浑身都要湿透。只能趁着早晚赶路,速度慢不说,还需要大量的水源作补给,可沙漠里的水是何等珍贵,运来一点水,是何等困难!
若不是朝廷耗费一年多,筹备了大量的母骆驼与母马,用驼奶与马奶供应了大部分军士,这一路走来,不知会有多少人躺在沙漠里。
每一次征战,每一次出沙漠,每一次行军,都透着无尽的悲壮,这种悲壮,不止是属于厮杀的战场,还有战场之外的行军。
悲壮,来自于明知可能是有去无回,依旧坚韧不拔地走下去!
为了家,为了大明,为了让日月旗飘扬!
朱棣喜欢这支军队,他们不同于以前自己的三护卫,这些京军有着超乎想象的战斗意志与牺牲精神,老兵不是痞子,没有油腻,新兵不是油嘴,没有退缩!
听说帖木儿的军队很强,纪律与战斗力都是一绝,就是不知道能绝到哪里去。
朱棣看向遥远的西面,开口道:「让军士休整十日,十日之后,分派驻防。另外,让人盯着点瓦剌的动静,若他们真的参与进来,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徐辉祖嘴角有些不自然,很想问问朱棣,你都知道瓦剌参与进来不是好事,干嘛还要写信去刺激马哈木,就不怕他们一
怒之下兴兵南下,截断哈密到嘉峪关的要道,让大明军士彻底失去后勤?
朱棣似乎看穿了徐辉祖的担忧,轻松地笑了笑:「如果马哈木不想失去杭爱山这最后的草场,他就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大明。」
宋晟咧嘴笑了,确实如此,大明现在陈重兵于天山南北,京军加上陕西行都司下属卫所兵力,已有十五万之众,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真要用兵瓦剌,将会是毁灭性的一战,即便是瓦剌骑兵为主,也将受到沉重打击,甚至只能丢下老婆孩子与一大堆家当跑路。
这个结果,马哈木不会不清楚。天山这里距离杭爱山,不算遥不可及,大明有本事从嘉峪关跑到哈密,自然也有本事从哈密跑到杭爱山去。
瓦剌参与的可能性很低,即便是退一万步,马哈木不开窍非要配合帖木儿进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