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上,花茗开门见山地问道:“对于此次大军围庄之事,嫂子怎么看?”
凌相若下意识地皮了一句:“用眼睛看啊。”
花茗:“……”
“咳咳,开个玩笑。”凌相若连忙恢复正经道,“阿茗有什么建议吗?”
花茗从石化中走出来,严肃道:“说白了,还是柿子捡软的捏。不过姓姚的太蠢太自以为是,把你和阿玹都当软柿子了。但话说回来,嫂子的庄子确实打出了一些名声,但在有些人眼里依旧是好欺负的对象。”
凌相若若有所思:“就是欺负我势单力薄呗。”
“不错。”花茗点点头,“如陶家一般,别说姚有成,就是他背后的郑家也要让他们三分,姓姚的哪敢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啊!”易珩一惊一乍道,“我懂了,阿茗的意思是让嫂子也多网罗一些能人异士,如陶家一般开宗立派,这样就没人敢肆意挑衅了!”
“是也不是。”花茗摇摇头,“网罗来的到底不与嫂子一条心,还需亲手培养和调教。”
凌相若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阿茗果然是智囊,一针见血啊。”
花茗脸色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嫂子总是不吝溢美之词。”
夸得他好难为情的。
“因为阿茗当之无愧啊。”凌相若理所当然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说起人选,我倒是想起有现成的。”
“哪呢?”易珩好奇地张望。
凌相若好笑地拍他一下:“怎么可能在这里?我这里有哪些人你不知道啊?”
“嘿嘿,我就是随便看看。”易珩嬉皮笑脸道,“我以为你说江诺呢,我还寻思就一个也不够啊。”
凌相若:“……”
花茗问道:“不知嫂子说的是什么人?”
凌相若解释道:“之前我听从张道长的建议,在城中村里建了一座善堂,收养了不少孤寡老人和孤儿,如今孤儿人数已经过百了,想来应有资质合适者。若人数不够,我便多建一些善堂。”
花茗神色一动:“既然如此,也不拘于培养修道之人,亦可教之练武,若两者皆不成,还可教其他手艺,总归要有用处,不能坐享其成,混吃等死。”
“阿茗说得有理,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之前适龄的孩子都送去进学了。不过如今看来还是太狭隘,若读书不成,也可教之经商,经商不成,还可学其他技能,总要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而若是愿意为我效力自是最好,不愿便放其离开自奔前程。”凌相若决定道。
“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免得善缘不成反成仇。”花茗赞同道。
“那我们现在去善堂看看吧。”易珩跃跃欲试道,“适合练武的就交给我和阿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