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京城那边,可是相当不平静,朝堂上已经吵翻了天了。
症结自然还是在荆国使团身上,他们可真是往热油中滴了两滴水啊。
不过其中一滴的动静倒是被另一滴给掩盖过去了。
荆国使团来到卫朝一共提了三件事,第一件是给卫帝送礼,珍宝美女应有尽有,算是先声夺人麻痹对方;第二件则是求娶高首相的女儿高芸,可谓是语出惊人;但更惊人的是第三件,他们希望联合卫朝攻打荣国,事成之后,荣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归卫朝,而荣国余下的领土则归荆国。
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大臣瞬间分成了赞成和反对两派。此时谁还有工夫去关注慕容商求娶高芸的事?全都在争第三件事了。
卫帝自然也是很动心的,燕云十六州本是卫朝国土,却被荣国占据,一直都是卫朝的耻辱。若能在他手中光复,那他的功绩可就能比肩开国先祖了。
但是以高首相为首的一派却是持反对意见,十分不赞同荆国使团的提议。
卫帝见众人争执不下,便道:“此事再议,退朝。”
先把荆国使团打发走了,然后召集核心大臣私底下再开会讨论。
“高卿家,如此良机,你为何执意反对?”卫帝问道。
高首相道:“荆国狼子野心,岂能与之合谋?再者,荣国虽占据燕云十六州百余年,却也与我朝相安无事了百余年。贸然出兵,于百姓不利,也于江山社稷不利啊。”
“相爷所言甚是,如今三足鼎立之势对谁都有利,若贸然打破,后果不堪设想。”花府尹虽不是高相爷一派,此时却也支持他,“荆国有此野心,若没了荣国制约,日后必定会南侵我朝,且比之荣国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荣国至少还和卫朝维持着和平,但荆国就未必了。荆国的生存环境比荣国还恶劣,一旦等他强大起来,势必会更加垂涎卫朝的沃土。
支持派的人听了,立即站出一人来反驳道:“此岂非因噎废食乎?高相爷与花府尹忌惮荆国,可难不成荣国强大后便不会入侵我朝了吗?此时之和平,无非是荣国忌惮我朝实力而不敢妄动罢了。既然荣国能忌惮我朝实力,荆国又岂会肆无忌惮?”
高相爷又道:“然我朝与荣国早已定下和约,若贸然出兵,岂不成了不义之师?”
凡事讲究师出有名,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啊。
“与豺狼可讲仁义乎?这些蛮夷外族无端撕毁和约的例子还少吗?”支持派道,“所谓成王败寇,待我朝与荆国攻破荣国,和约早已如云烟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