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狐说魃道> 狐说魃道 第292节

狐说魃道 第292节(1 / 6)

但等适应了环境的替换后,又仔细在四周走了一遍,我才意识到它其实十分狭窄。面积至多不会超过三十平米,高度三米以下,这不禁让我油然而生出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因为它令我想到两个字:棺椁。

一具相当巨大的、石头做成的棺椁。

或者它其实真的就是具棺椁,也说不定。

既然“棺材板”是棺材内的阴气异化而成的阴兽,那么当日将踏穴时从古墓里选出的棺材板带回村的人,为了让那两块棺材板在脱离了异化所需的环境下也能产生出那种异化,创造出一个同埋在坟墓中的棺材一模一样的环境,便是必然的。

所以这地方并不是我所以为的一间石室,而应该是一个石头做的棺椁。

棺椁内以前养着两块棺材板,现在则安置着怡亲王载静的棺材,这口棺材呈人的形状,且跟人的体型差不多大小,可见,它原先应也是被安置在外棺椁内的,是一口内棺。

该内棺在双山峪地震后,被从震中苏醒的精吉哈代藏进了自己的棺椁中。那口棺椁我是亲眼见过的,就是被用锁链捆绑倒挂在这个村通向惠陵隐墓那条密道里的绿色棺材,棺材体积非常庞大,要容纳这口内棺并非难事,但之后不多久,仍是被村里人发现了,他们立即将它从绿棺内取了出来安置在这里,这么做,想必应该是想藉此让它脱离精吉哈代的控制。

这方法是否奏效?不得而知,但现下看来,刚才令我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精吉哈代为什么非要借着我的手去弄到这口棺材主人所持有的他非常想得到的某样物品’,是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忽然心念一动,我重新走回到棺材边,鼓起勇气把那块棺材板再次推了开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想亲眼看一下这口棺材的主人。

怡亲王载静。

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天的遭遇,我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个人。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年纪轻轻就死去的王爷来不及、或者因某种原因没被计入史册,纵使曾经生命历经辉煌,也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昙花一现。

他跟同为怡亲王的爱新觉罗允祥,知名度是完全无法比拟的。

但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死可能同狐狸有关。

而他死后被慈禧太后按照狐狸教的方式用蟠龙九鼎镇压在惠陵前的隐墓内,且在他死去的一百多年后,又被原本是他属下的正白旗殉道使所背叛。这样一个人,着实叫我好奇,他生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他会因狐狸而死?他活着时又究竟跟狐狸有过怎样的交集?而以他为首的当年那场导致他最后毁于一旦的宫廷政变,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史册中对此只字未提,为什么狐狸也从没对我提起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