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不是?”
大部分谋士反对的是袁绍送曹操足以令五十万人吃饱一年的粮食,这在谋士们看来太过慷慨大方了。
沮授更是道:“动用这些粮食,都够令主公攻打下并州了。”
郭图偏要与他们唱反调,无论他们如何说,都能够举出例子来反驳。
谋士们叽叽喳喳争执了起来,袁绍在上首沉默不言,最终冷声道:“好了!”
所有人安静下来,齐刷刷看向袁绍。
袁绍说道:“派人给曹操运送粮草。”
“主公!”
“公则(郭图)说的有道理,”袁绍端坐在上首,英俊高大的身躯如一尊雕塑一样挺直背脊:“与其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友军,曹操能够帮助我对抗公孙瓒,还能在南面牵制袁术。”
袁绍一旦下定了决定,无论是对是错,他都不会去更改。
袁绍并不是为了“义”字而设身为人的性格,荀谌跟随他多年,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内政,都跟随袁绍左右,遗憾的是,他不够了解袁绍。
荀谌无疑是个正人君子,埋头苦干的好谋士,只可惜,他没有自己弟弟那样的好运,能够与主公从小一起长大,了解未来主公的脾性,他所能看见的,不过是袁绍的表象。
相比起来,郭图更了解袁绍,能够迎合他的心思来说话,每次发言都能够得到主公的欢心,包括这一次力排众议劝袁绍答应给曹操粮食,也不过是郭图摸透了袁绍的内心,再一次迎合主公的口味来说话罢了。
这不,袁绍疏远了本该是谋主的荀谌,留郭图留下说话,他小心翼翼观察袁绍脸色,思虑着该怎么开口说话。
却听袁绍说道:“我已经没有了兄弟,难道要连结义兄弟都抛弃吗?曹操若是灭亡,我们也将唇亡齿寒,我相信曹操日后会对我有所回报。”
郭图低声应是,心下不以为然。
义气与感情,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只有利益才是真。
袁绍忽而勾起了一抹凉薄的笑意,郭图骤然一惊,吓得心跳漏跳了两拍。
“曹操重情,我就和他讲情。”他低声细语,语气深情,却带着令人心惊胆战的寒意。
“他是个天才,”袁绍笑意未达眼底,冷漠陈述“悲惨”的过往:“我至今尤记得当初紧赶慢赶,整日整夜得努力,都无法超越他分毫,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甘心,我都记得,呵。”
本性孤傲矜持的袁绍,哪里会甘心做万年老二?他不觉得自己比曹瞒差,偏偏事与愿违,每一次都是第二,与第一名的差距还那么大!为了追赶曹操的学习进度,他日夜挑灯夜读,回家努力奋进,累得第二天白天睁着眼睛都能打瞌睡,偏偏曹瞒精力充沛,与他形成鲜明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