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锦衣卫袁彬(2 / 3)

!”

在这些功勋之中,李珍是最年轻的,只有三十岁出头,其祖父李濬是靖难名臣之一,父亲李隆多次随军北伐蒙古,很受太宗皇帝的器重。

正统十二年,李隆病故,李珍袭爵,而今正值壮年,建功立业心切,现在一听说有机会,想都没有想就站了出来。

朱祁镇观此人身材魁梧,颇有悍将之风,最重要的是态度积极,心中很是满意。

“很好!新三千营暂时交给李卿家来负责!”

李珍赶忙回道:“臣定不辱使命!”

“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你二人协助襄城伯去选人,明天一早,朕要看到新三千营!”

陈埙和沈荣一起行礼道:“臣遵旨!”

“报!”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急匆匆赶到帐前。

“禀报皇上,妫水河西岸发现大队瓦剌骑兵,疑似也先部的主力!”

“哦?”朱祁镇随口问道,“黑夜之中,何以肯定来的人是也先主力?”

“回皇上,微臣只是推测。”

朱祁镇顿时对这人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锦衣卫小旗袁彬!”

“你来说说,是如何推测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面对皇上的质问,袁彬并未惊慌,只是淡然回道:“其一是人数,虽然天色太暗,但是通过敌人的火把数量可以看出,这支部队人马不下数万,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在增加。”

朱祁镇点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其一,还有呢?”

“其二,是时机!”

袁彬继续说道:“我军本来已经陷入也先部和阿剌部的包围之中,皇上突袭阿剌部,就是要打瓦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时间,也先差不多也该反应过来了。”

朱祁镇想了想,又问道:“你说的这两条有些道理,可都是推测。”

袁彬不卑不亢,回道:“臣方才已经说过了,只是推测。”

不知为何,朱祁镇感觉这个人不一般,作为一名锦衣卫底层军官,却表现的很有涵养,一点也没有武官的鲁莽。

“你读过书?”

“回皇上,微臣自幼习文,读过一些书。”

朱祁镇更加不解,问道:“既然是读书人,为何不参加科举,而是做了锦衣卫?”

“只因微臣乃军户身份,正统四年,家父以疾辞官,微臣代其校卫职,后立了些许功劳,承蒙圣恩,擢升为小旗。”

朱祁镇暗暗点头,这个时代,当爹的是军户,儿子必须也是军户,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这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设立的户籍制,把天下百姓分门别类,规定的死死的。

当初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