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倭患(4 / 5)

足利义政是第六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教的第三子,正统六年,足利义教被赤松满右暗杀之后,同母兄足利义胜继任将军,但两年后早逝。足利义政在管领畠山持国等人的支持下,被选为第八代幕府将军,并于正统十四年正式上任。

东常缘是足利家族的幕僚,此人除了是武将,还是歌人,就相当于大明的读书人,

足利义政虽然年轻,却深知,控制了海贸,尤其是与大明的朝贡贸易,就形同于源源不断的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朝贡,他极是上心,这才让幕僚东常缘作为倭国的使者,常驻于大明。

东常缘为人处事极为圆滑,还舍得花银子,在大明的这些年,认识了许多权贵,对于大明内部的事务,早已一清二楚。

特别是对于大明的新式火器,打的蒙古人一路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将困扰大明百年的北方之患彻底平定。

东常缘看在眼中,心里痒痒的,若是倭寇也有这样的火器,那该是什么样的光景?

他去信给足利义政,将这些事如实告知,足利义政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想要效彷,并专门写了一封国书,呈交给大明皇帝,欲效大明为师,学习新式火器的技术,以图自强。

朱祁镇看到这封国书,直接骂了一句鲨逼,便再没了音信。

时至今日,终于得到召见,虽然不是皇帝,不过,也算是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

“见过郕王殿下!”

东常缘拜下,行礼。

朱祁玉微微颔首,便直接进入主题:“今闻倭寇,在东南沿海频频登陆,劫掠我大明百姓,此事,卿有耳闻吗?”

东常缘长期居住在大明,对汉语并不陌生,听到郕王这么问,赶忙回道:“臣听说过,这都是敝国的一些穷寇,不肯臣服,因而下海……”

朱祁玉对这番回答很不满意,皱眉道:“他们劫掠来的财物,莫非是在荒岛中销赃?若尔国无内应,没有人供他们销去赃货,那么……他们劫掠,只为了抢掠粮食?依本王看,倭寇的根源,非只是一些流浪的武人而已,而在于,倭国不能协助,将其赶尽杀绝!”

“这……”

东常缘神色慌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朱祁玉已经显得不耐烦,说道:“倘使倭国不予理会,本王只好向皇上建议,减少朝贡了!”

足利家族本就是靠海贸起家,当然对海上这些勾当最是清楚不过。

所谓贸易,其本质,就是靠许多倭人集团劫掠来的宝货,进行销赃而已,海外的贸易,并非一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汪洋之上,谁会守什么规矩,更多的却是打着买卖的招牌,暗地里却是藏着刀,你给我货,我杀你全家而已。

这种生意不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