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县……治理地方有功,不过,只是个七品知县,吏部尚书乃是正二品,差的有点远啊……”
朱祁镇说道:“他是知府被贬下来的,先官复原职,然后再进吏部,不就行了?”
“就算官复原职,知府是四品,直接升任正二品尚书,怕是……难以服众。”
大明朝的一品官员只是个虚职,正二品就是最大的官,想要从知府直接升到尚书,确实不大和规矩。
陈世清此时终于反应过来,方才皇上问了自己那么多关于新政的种种看法,原来是要提拔自己,而且,还是直接给个吏部尚书当当,这样的好事,平日里做梦都梦不到。
“启禀皇上,微臣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曹大人说得对,不能坏了规矩。”
朱祁镇看到陈世清居然还能居功不自傲,更是难得,于是对曹鼐问道:“内阁对吏部尚书的人选是怎么定的?”
曹鼐如实道:“臣等议过此事,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当属应天府尹商辂。”
府尹和知府却又不同,在大明朝,只有顺天和应天设府尹,正三品。
按理说,正三品的府尹应该先给个从二品的侍郎,然后更进一步,扶正为尚书。
可是商辂却不同,他在南京负责南六省的新政,特别是江南地区,本就是大明最重要的赋税来源,新政能否顺利在全国实施,他这个位置非常重要。
自打商辂赴任以来,江南地区的新政已经步入正轨,这样的功劳就算跳一级也完全说得过去,其他人就算心中有怨言,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是永平知府陈世清,甚至现在还只是个知县,直接去当个尚书,就离大谱了。
朱祁镇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已经定了,那就给商辂发调令,关于陈世清……先官复原职,然后再调任户部,右侍郎可以吧?”
曹鼐心中暗暗琢磨,既然陈世清是个人才,又深得皇上的赏识,提拔肯定是要提的。
官复原职,就是四品知府,再调任户部任右侍郎,虽然步子迈的有点大,总比知县升尚书靠谱的多。
“此事老臣不能妄下定论,需要回去和其他阁臣,还有吏部、户部商议一番。”
朱祁镇点了点头,曹鼐能这么说,就表示答应了。
至于他说回去找人商量,无非是走个形式而已。
陈世清也是个明白人,听到这里,赶忙叩拜。
“臣叩谢圣恩!”
朱祁镇摆摆手,说道:“客套话就免了,朕调你去户部,是要继续推行新政,到时候,你所面对的就不是区区一个迁安县,一个永平府,而是全天下的士绅阶层,朕想问问你,准备好了吗?”
陈世清叩首道:“请皇上放心,臣就算是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