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收网(2 / 5)

钱!

朝廷大肆印钱,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货币贬值,以至于宝钞泛滥,由是物价翔贵,而钞法益坏不行。

不仅如此,朝廷还制定了倒钞法,就是百姓用旧钞换取新钞时,还要缴纳一定的工本费,导致旧钞大量堆积,加速贬值。

最初的时候,一贯宝钞的等同于一贯铜钱,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贯宝钞只能折铜钱两百五十文,四年后只有一百五十文。

到了永乐二十年,朝廷甚至颁布旨意,强制推行宝钞,拒绝使用宝钞者要治罪,甚至全家充军。

可能在皇帝的眼中,这世间任何事,只需一道圣旨就可以解决。

我规定你必须用宝钞,你就得用。

不然就是抗旨,诛你九族!

我说这张纸代表着一贯钱,它就是一贯钱。

如果你不承认,还是抗旨,诛你十族!

孰不知,市场经济自有其中的一套规律,绝非人为可以左右的。

至正统十三年,大明宝钞的贬值情况更加严重,每钞一贯,折铜钱二文。

也就是说,几乎等同于卖废纸的价钱。

因此,哪怕朝廷三令五申,必须用宝钞结算,民间还是只认白银。

朱祁镇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苦于国库里的白银还不够充裕,只能逐步去改良。

这三年来,随着国库里的存银越来越多,大明宝钞终于实现银本位,时至今日,任何人拿着宝钞都可以到钱庄兑换足额的银子。

不过,真正来兑换银子的人并不多。

因为现在的大明宝钞信用极好,而且携带和交易也很方便。

试想一下,做生意还要雇几个人,抬着两大框银锭子、银元宝,甚至大量的铜钱去交易,很不方便啊!

换源app】

因此,随着新政的实行,宝钞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来钱庄取兑银子的情况越来越少见。

相比之下,当铺比钱庄的手续更简化一些,而且,只认钱不认人,谁来都能换,代价则是从中抽一成作为手续费。

因而,送到这里的宝钞,大多是来历不明的。

否则的话,人家直接去钱庄兑取就好了,何必来这里,白白让对方赚一笔抽成。

这一日,便有人拿着五万两面额的宝钞前来兑取现银。

按照当铺的规矩,五万两宝钞,要收取五千两手续费,这可是一笔大生意。

当铺的伙计自是不敢做主,立即前去后院告知掌柜。

不多时,掌柜的出来,他先是和客人见了礼,洽谈几句,眼角不经意地在宝钞上面扫了几眼,微微一怔,然后不动声色地说道:“如此大笔的银两,需要花些时间清点,请客官稍等片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