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皇权下乡(3 / 5)

会有成群的苍蝇围上来,贪婪地吮吸蛋液,还要把卵产进去,让自己的幼虫继续吸血。

这样的皇权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政权交接的时候,一个不慎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历史上,通常第一代帝王是打江山,第二代帝王是守江山,可是,偏偏在两者的交接上,动荡就出现了。

战国末期,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可是,仅仅持续了十几年,秦始皇一死,秦二世就丢了江山。

到了唐朝,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父,手上沾满亲族的鲜血。

宋朝有烛影斧声,赵匡胤兄终弟及,传位于赵光义,其真相如何,迄今不得而知。

朱元章建立大明,传位建文帝,然后……

咳咳,这个不能说,连想都不要想!

总而言之,历史上所有的王朝都会在第二代接班人上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君主集权的劣势。

天下百姓的生死都操纵在一个人手上,这样的政权是非常不稳固的。

朱祁镇太清楚皇权的弊端,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化解。

第一步,就是让郕王监国,相当于有了后备人选,就算自己不在,也有人可以当家做主。

说的难听点,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噶了,有人可以顶上,不至于群龙无首,给外地留有可趁之机。

换做是临时授命的君主,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除非老天赐给一个于谦,否则,国家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间。

第二步,开新政,变革官吏制度,将权力逐级下放,让每个职位都充分运转起来,有功则赏,有过责罚,朝廷不养闲人。

为了检验朝廷对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力,朱祁镇开始选择性上朝,想上就上一次,不想上,就在床上睡觉。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他比较懒的原因……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皇权下乡。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地方,权利和管理的权利,还是掌握在一些族长以及乡绅手中。

这些人在乡村之中更具有威严以及威望,乡间百姓的利益对这些人息息相关。

朝廷固然可以减税利民,颁布一些利民的福利政策,但是日常时际掌管事物的权利,还是在这些乡绅族长的手中。

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皇帝从京城里颁发一部政策,基本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到达各个省市,乡间的百姓基本平常不会常去城里走动,所以很多乡下信息比较封闭,人员也比较封闭。

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皇帝实在太遥远了,而且,他们基本上不识字,就算张贴了皇榜,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以至于那些里长和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