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周王(3 / 5)

澹道:“《黄帝内经》有云,伤寒者四十日不解,解而后能行,发疹,赤白两色,先起颈项,次及胸腹四肢,如豆,当伏不起,唯发汗则解,此天疱也。根据目前所了解的病症,大致较为相符。”

“在《素问》中则提到疮发头面,色若胡黄,贴布已腐,筋如断,如风行身内,时热时寒。由此可见,这种病症的根源在于邪毒、风疠、瘰疬。并提到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猪脂、芦荟、麻黄等药物制成外敷膏药,敷在患处,能够消炎散毒、祛风止痒。另外,也可以辅以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

众人听完,纷纷皱眉思索,半晌之后,有人问道:“殿下,您说的这些,仍无法判断究竟是热毒,还是寒毒?”

周王点点头,继续说道:“本王倒以为,无论是热毒还是寒毒,都是邪气的表现,我们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治疗效果,按照《难经》中所记载的方法去实验,如果可行,立即全部推广开,如果不行……便要继续寻找新的方法。”

众人本就没有头绪,听到这里,便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和太医院那些老学究不同,虽然也讲究病因和医理,却更注重疗效。

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难道神农氏在尝百草之前,知道这些草药有毒没毒,是阴是阳,是热还是寒?

还不是一种又一种,亲自尝出来的!

是夜,所有人都没有睡。

他们在周王的带领下,把所携带的医书翻了个遍。

最后,总结了一些认为行之有效的药方。

《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艾炙穴、灸脾、升香、枳实汤等。

《金贵要略》中记载的小青龙汤、麻黄汤等。

此外,在《千金方》等医书也都有涉及相关治疗的方法。

最终,周王挑选出五个可能有效的药方,然后划分了五个小组,分别带人进山采药。

自己则带着其余人,继续深入病患之中,特别是对重症者,不管用什么法子,先保住命,再说其他。

南海卫得到命令,全力配合。

好在此处气候极为适合草药生长,收获颇丰。

数日下来,当地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可是,仍不见明显好转。

最开始拟定的五个药方,至多起到缓解病灶的作用,并未见奇效。

为此,周王也是头疼,却无可奈何。

朱祁玉听到袁符的汇报,得知周王进展缓慢,可是,自己卧病在床,帮不上什么忙,甚是懊恼。

“启禀殿下,周王殿下到了!”

朱祁玉有些吃惊,赶忙道:“侄儿祁玉,见过叔父!只因身体抱恙,无法行礼,还望叔父见谅!”

周王是拎着药箱来的,进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