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风很干脆的对着李江山以及众人说道。
在场的众人也都竖起了耳朵,他们倒想听听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历,因为郑板桥不是他们国家的人,即便是在本土的历史书上,也不可能出现这么一号人物,所以对这个人也格外的感兴趣。
但是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凡是接触过郑板桥字画的人,还都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的,但是关于这副《竹石》所知道的信息却非常的少。
聂风喝了一杯水,清了清嗓子,这才一本正经的对着众人说道:“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
主角把自己对郑板桥所知道的一些信息,详细的跟在场的众人介绍了一遍,然后才切入正题,继续说道:
“郑板桥先生的话也是非常的有创意,完全摆脱了传统那种意思就话或者是以画就诗的方式,他的每一幅画,都会提上一些诗词,最后也都成为了一些佳作!
更是达到了画状画之像的一种境界,以对应诗画映照的一种格局……他老人家的一些题画诗,一般都是以现实生活的现状为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道出了那个时代的民众过着一种悲哀和凄苦的生活。”
实际上在他读书的时候,对郑板桥这个清朝时期有名的人物,就已经是如雷贯耳,即便是在当代的小学课本当中,也会出现一些郑板桥的一些题画诗。
在历史的课本当中,那就更不用说了,别人也许是以纪实的方式,记录着当时的民众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但是郑板桥却是以题画诗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一种状况,形式完全不同,但却令人耳目一新。
“他曾经在《兰竹石图》就写过这么一首题画诗:
要有掀天揭地之文,
震电惊雷之字,
呵神骂鬼之谈,
无古无今之画,
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却对着众人到处乱他的与众不同,不管是从他的话,以竹子为主,或者是以汤呢苍穹有力的文笔,都显示出了他内心中的渴望。
聂风看着众人侃侃而谈的说道,实际上,本来他对这些信息了解的也不多,但是在《鉴宝师的自我修养》有关于这个名人的一些详细介绍,于是就直接搬到了台面上来说。
但是在众人的眼中,聂风就像是一个博才多学的年轻才俊,而他们这些人就像是在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一个个也都是不断的点着头,感叹着郑板桥的一生很不容易。
“聂先生对郑板桥先生的事迹了解的还真多,实在是令小女子佩服,但不知对这幅画又作何评价?”
就在聂风刚刚说完这一段话的时候,一个悦耳清脆的女声忽然响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过去,竟然是站在一旁没有说话的那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