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用去工作。
但这个“优待”呢,只能小姐太太们享受。侍女们不行,都要去干活的。
小孩子们却都有“工作”要做。
如果在家里已经学过锲字了,那可以把“工作”领了,在家做完再交上去。如果以前就会记数,那每旬上工五天,一定要去,不管是仆人的孩子还是主人的公子,一视同仁。
小孩子们回来了,大人就要问:“你们是去数什么的啊?”
“有什么要你们算的呢?”
大多数都不相信这些小孩子真的能抵上用。
小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大致上就两个方向:“我们今天是去数人的。”这是统计人数的。
“我们是去算重量的。”这是每日运进乐城要入库的货物。
大人们听了,稀奇的发现大王竟然真的是在“任用”他们,也不再排斥让孩子们去了。
最重要的是,小孩子们去“工作”,认识了很多同龄人。
本来是人生地不熟的,但现在流民村的百姓们慢慢的彼此熟悉起来了。
等胡茂回忆起来时,发现他已经很久没有想到他的同伴们了,在摘星楼里大家相依为命的日子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姜姬又带姜旦到行宫来了。
春天嘛,多么适合出门郊游。开了几场宫外足球赛后,城里的人就像追逐鲜花的蜜蜂那样追着姜旦跑出来了,二环这里更热闹了。
比起流民村处处是草房子,行宫周围就全是高大漂亮的木头房子了。
士子村现在也扩了一大圈,住在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了,听说大王在此,就天天都来求见姜旦。
这里也越来越像城里,人气很旺。
姜姬也越来越满意了。
她更满意的是姜武送来的一批魏钱。几百个大箱子堆在庭院中,打开,里面全是一捧捧的魏钱。
她拿起一枚,刻纹已经有些磨平了,边角处还有铜锈呢。
做得很真。
既然是假的,自然要假的像真的一样才好用。所以这些钱全都经过作旧处理。
关于怎么做旧,这个是来自奇云。他以前给郑国先王送了不少千年的香炉、八百年的玉碗之类的东西,怎么做旧,他是行家。
姜姬一问,他知无不言,还把曹非送来的那个他的侍从送给她,说这些事他都会,让这小子去吧。
——这人精得像鬼。
蟠儿说:“第一批商人已经去郑国了,买回来的粮食约有五千多石。”
姜姬把手中的魏钱扔回去,“再去,要引起郑王的注意。尽量多买一些。”
蟠儿点头,道:“但……郑国卖给我们的,有一部分是前年的陈粮,大概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