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
段青丝守着廖俊,不许他喝太多,也不让他太无聊,时不时的找一二趣事让他心情好一点。廖俊也很知情识趣,最后还问他:“青丝深情如许,可是早就心仪某人?”
段青丝也喝了几杯,脸都红了,闻言拉着他就到前面去。
姜旦看到段青丝,没有看到他身后的人就笑道:“孤还说人到哪里去了。”
段青丝把廖俊给拉过来了。
廖俊躲了半个晚上,此时才不得不拜见大王。
姜旦记得廖俊的名字,一听他报名就整衣整冠,起身,亲自扶起拜下去的廖俊,深情道:“孤与郎君,早该相见!”
廖俊酒喝得再多也记得刚才大王看他的眼神很陌生,不过想想也是,他大半年前见过一回大王,第二天就坐上车走了,刚回来,还黑得不像人样,也不怪大王忘了他。
不过大王怎么……突然说这么严重的话?他受宠若惊。
姜旦握住廖俊的手,扬声道:“诸君!”
周围的舞乐瞬间停下,大殿陡然安静下来,人人都转头看向大王。
大王身边有人?
大王跟他拉着手呢。
这人是谁?怎么一副野人样?
姜旦照着背好的词说:“诸君可知你我平日果腹之物是怎么来的吗?”
这个问题很有学问。一堆人都在犹豫这个问题要怎么答,答得太平实了显不出水平来,答得太高深了又怕大王听不懂,实在为难。
姜旦接着往下背:“乃是上天所赐!”
对对,都是天赐的。
一殿的人都点头。
姜旦话锋一转,眉头一皱:“可是,有人却不珍惜这天赐之物!就比如那郑王!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小人!”
郑王近半年来写过不少信来骂姜旦,姜旦看了信都很生气,听说郑王是想娶姐姐后就更生气了。他当然不会把姐姐嫁出去!
姜旦身边围绕的士子们更是把郑王恨到咬牙切齿——既然大王都生气了,他们不比大王更生气还行?不管有没有看过郑王送来的信,都把郑王当成了十世仇人去记恨,在外面一天八百遍的骂郑王,基本骂到了整个乐城无人不知的地步。
所以对于姜旦在新年大宴上骂郑王,没人觉得他做得不对,底下倒是立刻响起一片应和之声,大家一起骂郑王。
姜旦说:“上天赐给郑王勤劳的百姓,博学的人们,肥沃的土地,秀美的河川,但郑王却统统辜负了他们。”
段青丝在此时接棒,把郑王逼死刑家的事说得闻者心惊,听者落泪。
特别是在座的,都觉得感同身受。他们中大多数都不如刑家在郑国的地位,结果刑家说倒就倒,这是何等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