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倒是好说,只怕花家不依不饶啊。要泼花家污水, 不是不好泼, 而是泼了不好收场。既然要泼, 就不能让他再站起来。
可花家背后站的是朝阳公主。
霍九弈只是笑。
他站陶公。
刚好是对家。
鹤平就与霍九弈一拍即合, 两家定下大计, 决定要把花家给掀了。
鹤平回去写了一封奏表, 骂花蔷来了以后就找他们要钱要粮要人,不给人就闯进城来抓人,杀了他们好多好多人,他们怎么跪怎么哭怎么求都没有,他们还抢了鹤平世家之女为奴,致女自尽而亡。
总之,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奏表没递上去,鹤平的人已经抬着被花蔷欺压而死的人的棺木一路哭着往凤凰台去了。
霍九弈则带着军队悄悄的离开了。
花家想败,只是花蔷一个人还不够,至少还要再打下去几个。
鹤平这些共同抗税的城本来就暗中有来往,见花家先落了把柄在他们手中,就蠢蠢欲动起来。
鹤平这边让人一路哭去凤凰台状告皇帝派来的花蔷如何如何恶行难书,另一边则联络交好的城池。
其中城大而势大,一直想跟凤凰台争个高下的兴昌先接到了鹤平的来信。
兴昌辞官的太守其实就是本地何家的,他所谓的辞官其实就是兴昌抗税的一招而已。之前,朝阳公主要修帝陵,为了这个还险些让陶公倒台,兴昌本来是想看看风向的,后来一看陶公都不行了,就赶紧把人和钱粮都加倍送过去了。
送过去后,陶公让亲信来了。亲信带来了陶公的问候和安慰,让兴昌何家很感动。
陶公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跟他们说了一通,大意就是,这个朝阳公主早晚会自食其果的,你们等着瞧。
何家发觉凤凰台正在斗法,他们虽然插不上手,但也不是只能干站着看热闹的,也想看一看能不能找点好处。
之后的一年里就频繁跟陶公接触,两边关系越加亲密后,何家也看出了陶公是如何做法的。
原来陶公在当时征丁征粮时就故意挑选了以农业为主的城池。
比如兴昌,比如保平,比如宜兴。
这些城池无一例外,全是大城,全在晋江沿岸,百姓大多全都以种地为生,因为粮食丰富,气候适宜,所以这些城的百姓繁衍得快,壮丁足。
从这些地方征粮征丁都是很合适的。
但缺少壮丁之后,耕种跟着就要受影响。
何家人觉得陶公此计狠毒,可此计却一定会成功,所以他们也暗中联络了其他几座城池,他们虽然不如陶公,但也不愿意一味的受人利用,就想借此争一争势。
陶公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