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
就算晋王怎么想了。
晋王的想法不得而知,但他一直表现得很矜持,既没有答应姜扬,又没有拂袖而去,两边以“文友”的方式,一年通个两次信,交往也有三五年了。
龚香基本是在看笑话,既是看姜扬的,也是看姜旦的,他可是知道姜旦很相信姜扬这个“弟弟”的。
哼,也不看看你们长得像不像就认兄弟!
但现在他到凤凰台了,见到公主了,日子过得开心了,才想起来还有这一件事没“坦白”。
于是赶紧坦白。
姜姬当然没生气,把龚香留下,她就已经预计到会出这样的事。而姜扬,他毕竟是姜元的儿子,会像他也不奇怪。
她表示没关系,叔叔跟她亲密无间,她怎么会为这种小事生叔叔的气呢?
龚香立刻保证,发誓!
以后再也不敢了!
她再继续安慰,他就继续拼命发誓。后来她不安慰了,他才直起了腰。
想起当时的情形就叫姜姬发笑。
侍人进来禀报:“公主,龚相到了。”
姜姬笑着点头:“快请。”
龚香迈步进来,身形比以前轻盈多了,他先行礼再坐下,道:“公主,大公子到了。”
姜姬反应了一下,啊了一声,是姜旦的长子。她送信回鲁国让人送来与三宝年纪相仿的孩子,料到会有姜旦的孩子。
她问:“那孩子几岁了?长得像谁?”
龚香怔了一下,犹豫的说:“大公子今年九岁,生得……既不像大王,也不像王后。”
姜姬:“人在何处?”
龚香:“就在殿外。”
姜姬:“宣进来吧。”
当一个小身影一步一步,带着迟疑与犹豫走到她面前时,她才从记忆中扒出了那张面孔。
眉毛淡淡的,眼睛小小的,脸有些长,嘴唇不知是因为饿还是别的关系,总是缺少血色。
姜纪拜倒在姜姬面前,不等他站起来就被姜姬走下来抱在怀里。
他吓了一跳。
龚香也吓了一跳。
殿中的侍人倒是还算平静,公主本来就喜欢小孩子。
姜纪僵硬的坐在姜姬的臂腕中。
“你叫什么名字?”姜姬已经从回忆中退出来了,这张脸是像,但到底像几分,她已经不记得了。
就是比姜旦像多了。
她从没这么庆幸她保下了姜旦。只要有这一丝血脉存世,就意味着她还活着。
姜纪刚要答,龚香插话道:“还不曾取名,小名叫纪儿。”说着,他给姜纪使了个眼色。
“那就叫姜陶吧。”姜姬说。